船行似箭,破开运河水,发出哗啦哗啦的急促声响。第三艘“风快船”的船舱内,油灯昏黄的光晕下,空气凝滞。
坦诚了太子身份,赵啸天那斩钉截铁的效忠誓言犹在耳边回响,但朱慈烺心中却没有半分松懈。
时间,如同悬在头顶的铡刀,每一分流逝,都意味着南方局势可能滑向不可控的深渊,必须立刻落子。
“赵统领,”朱慈烺的声音带着紧迫,“速取运河全图来。”
赵啸天精神一振,没有丝毫拖沓:“卑职遵命。”
他转身掀开舱帘,对着外间警戒的杨保低声吩咐几句。很快,一张卷边泛黄、却浆洗得颇为干净的大幅舆图被恭敬地呈了进来。这是漕帮安身立命的根本,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运河走向、水情深浅、闸口码头、乃至沿岸重要城邑、帮中据点,虽不如兵部精细,却实用无比。
朱慈烺接过舆图,“王伴伴,赵统领,近前议事。”他声音低沉,“护卫退至舱外十步,无令擅近者,格杀勿论。今日之言,出我口,入尔耳,绝不许半点风声外泄。违者,无论何人,皆以谋逆论处。”
赵啸天心头凛然,太子这是将身家性命彻底托付了。他立刻转身,对着舱外低吼:“杨保,带人退后十五步,封死舱门,敢靠近者,剁碎了喂鱼。”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铁血的决绝。
“遵令。”杨保毫不犹豫,立刻带着护卫悄无声息地后退,将整个船舱包围得如同铁桶。
舱内只剩下三人。
油灯的光晕在舆图上跳跃,映照着朱慈烺异常凝重的脸庞。
他猛地将舆图在舱中仅有的小桌案上铺开,手指带着千钧之力,重重地戳向山东腹地——济宁州!
“此地,”朱慈烺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便是孤选定的——大明中兴之基,抗虏复国之起点。”
王之心和赵啸天皆是一震,目光紧紧锁住舆图上那个被太子指尖重重按压的圆点。
赵啸天眉头微蹙,他熟悉运河如同熟悉自己的掌纹,济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运河咽喉,漕运重镇,四大兵备道(沂州、临清、漕濮、济宁道)之一,每年百万石漕粮北运的中枢,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抱拳直言道:“殿下明鉴,济宁确系要冲,然……此地四通八达,周遭百里尽是平原,无险可守。若闯贼或建虏铁骑突至,滚滚而来,我军如何抵挡?岂不是,坐困危城?”
赵啸天顿了顿,指着舆图更南的方向,“卑职斗胆,是否再南下些许?徐州控扼南北,淮安亦是重镇,皆有山川河湖可依……”
朱慈烺没有立刻反驳,反而赞赏地看了赵啸天一眼:“赵统领思虑周全,能直言军略,孤心甚慰。” 他话锋一转,手指猛地划过舆图,点在徐州位置,“然,徐州有高杰。”
“高杰?”赵啸天微微一愣。
“此獠,”朱慈烺语气冰冷,带着穿透时空的洞悉,“昔年叛闯投明,骁勇善战不假,然其军纪散漫如匪,劫掠成性,更兼拥兵自重,桀骜难驯。此等人,可用其勇,却绝不可信其忠。更不可托付腹心。”
“若贸然入徐州,无异于羊入虎口,必被其挟持,沦为邀功请赏之筹码。”
赵啸天和王之心心头剧震,尤其是赵啸天,他听闻过高杰跋扈,但太子对其“可用不可信”的论断,以及对其可能反噬的精准预判,简直洞若观火。
这绝非一个深宫少年能有的见识,一丝寒意夹杂着敬畏窜上他的脊梁。
朱慈烺的手指毫不停留,划过淮安:“刘泽清,” 他的声音更加不屑,“此贼,早已吓破狗胆,据孤所知,其拒诏不勤王,反趁乱洗劫临清,裹挟财货兵丁,此刻怕是已仓惶南窜淮扬。”
“此等鼠辈,比之高杰,犹有不如。废物而已,安敢托付?”
赵啸天听得头皮发麻,太子对江北军阀的认知,竟比他们这些常年混迹运河、消息灵通的漕帮大佬还要透彻。
太子这份洞察力,简直鬼神莫测。
“至于赵统领所忧铁骑之患…”朱慈烺话锋回转,手指再次落回济宁。
这一次,他的指尖不再局限于州城一点,而是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气势,沿着舆图上蜿蜒的蓝色水线,快速勾勒。
“看,”朱慈烺的手指如同画笔,点在济宁南侧:“南阳湖,”转向再南边:“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他的手指在几大湖泊之间快速游走,“此地水泊相连,河道纵横,绝非无险可守的死地。”
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声音带着一种自信:“孤要的,正是这份‘坦途’,正是这片看似无险的水网。”
“若敌寇铁骑胆敢深入此地,孤便以这运河为血脉,以湖泊为屏障,以纵横沟渠为壕堑,以密布苇荡为帷帐。掘深壕,设鹿砦,布铁蒺藜,更辅以强弓劲弩,火铳大炮,让他闯贼、建虏的铁骑,在这泥泞水网之中,寸步难行。让他们尝尝什么叫‘沼泽绞肉’,叫他们人马俱陷,有来无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