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罩一件玄色漳绒暗纹比甲,低调中透着奢华。腰间束着一条鞓带,带銙竟是剔透的翡翠,带上悬着一枚碧绿欲滴的翡翠平安无事牌和一个用金线绣着寿字纹的荷包。衣着华贵而不显张扬,用料、裁剪、配色都透着一股子经过世代熏陶、精心打理的考究与底蕴。
他连忙对着持刀警惕、如临大敌的吴六子拱手,声音清朗圆润,带着一种经过世面的从容:
“将军息怒!各位军爷息怒!草民潘时昇!草民等万万不敢阻拦殿下銮驾!更无半分歹意!实乃在此已恭候殿下多时,只为叩见天颜,表达我等对殿下、对朝廷的赤诚之心!惊扰銮驾,死罪死罪!还望将军恕罪!”
朱慈烺闻言,心中“咯噔”一下,电光火石间,那个名字清晰地蹦入脑海——潘时昇??尹希廉昨日深夜重点提及的,济宁第一豪族潘家的实际掌舵人,南京刑部右侍郎潘士良的胞弟!那个掌控着济宁至临清段运河码头、拥有数千顷良田、数十间商铺的真正地头蛇!
他心念急转,面上却不动声色,假装不认识,隔着护卫人墙朗声问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审视:“哦!?你是何人?在此聚集众人,阻拦道路,所为何事?”他特意加重了“阻拦道路”四字。
那潘时昇立刻再次躬身,姿态放得极低,语气却愈发清晰从容,仿佛早已打好腹稿:“启禀太子殿下千岁!草民潘时昇,乃南京刑部右侍郎潘士良大人之胞弟!今日在此跪迎殿下圣驾的,皆是济宁城内及周边府县,仰慕殿下天威、心向大明朝廷的士绅、读书人、以及各家商户代表!我等闻听殿下驾临济宁,夙夜忧叹,恨不能即刻拜见!”
潘时昇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昨日铲除城狐社鼠,今日又于吉市口明正典刑,铲除国贼,匡扶正义,更颁布仁政,招募义兵,此等雷霆手段,菩萨心肠,实令我等欢欣鼓舞,感佩莫名,五体投地!故冒昧在此恭候,只求能面见殿下,表达我等竭诚拥戴之心,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朱慈烺点点头,故作恍然:“哦!原来是潘侍郎的家弟。孤在京时也曾听闻潘侍郎清名。快快起来!诸位也都请起吧!不必行此大礼,都起来说话!”
他语气温和,示意护卫们稍稍放松警惕,但护卫们依旧不敢大意,只是刀剑略微放低了些许。
潘时昇闻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感激之色,又对着朱慈烺的方向磕了一个头,才在身后两名仆役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身后那数十人也纷纷道谢,相互搀扶着站起身来,垂手恭立,鸦雀无声,显得极有规矩。
朱慈烺这才得以仔细打量这群人。只见这群人果然是三教九流、成分复杂,但衣着气质与周围环境以及方才的流民百姓截然不同,俨然是另一个世界的人物:
以潘时昇为核心,是五六名同样衣着绸缎、气度沉稳不凡的中年或老者。他们大多头戴方巾或飘飘巾,穿着深色或暗纹的直裰或道袍,料子多是苏绸、杭缎,脚蹬干层底布鞋。有的手持折扇,有的捻着佛珠,面容富态,眼神精明而谨慎,看来是其他几家有身份的乡绅耆老或致仕官员。
旁边是一群约莫二三十人,身着蓝色或青色襕衫,头戴方巾,这是标准的生员秀才打扮。也有少数几人头戴金雀顶的方巾,穿着更为体面的绸缎直裰,可能是地位更高的监生或有功名的举人。他们衣着相对朴素,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平平整整,脸上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清高、矜持与此刻面对天家贵胄的激动、惶恐混合在一起的复杂神情。
其中几位老者,胡须花白,神态俨然,显然是本地府学或有名望的塾师。
另一侧则明显是商贾富户之流,约有十几人。他们的穿着就更显富态和实用些。
有穿着团花锦缎长衫、外罩绣着铜钱纹样马褂的胖硕商人,手指上戴着硕大的玉扳指或金戒指;有戴着瓜皮小帽、穿着细布长衫、看起来像是粮行或当铺掌柜的精干人物;还有几个穿着劲装,外面罩着绸面比甲,像是车马行或镖局老板,腰间荷包鼓鼓囊囊,脸上堆着谦卑而精明的笑容,眼神滴溜溜地转,透着算计和渴望,以及对官威本能的敬畏。
这群人乌压压地跪了一地,此刻起身,也是鸦雀无声,垂首躬身,姿态放得极低,用一种混合着敬畏、好奇、渴望、评估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的目光,小心翼翼地觑着被重重护卫着的、年轻而威严的太子殿下。他们沉默着,等待着,仿佛一群等待被检阅的、成分复杂的兵团。
朱慈烺将这一切细微的差别尽收眼底,心中瞬间如同明镜般闪过无数念头,分析判断着形势。他面上带着温和而颇具亲和力的笑意,问道:“尔等在此恭候孤,可是对本地政务民生有何良策建言?”他故意将话题引向寻常政务,试探他们的真实意图。
潘时昇连忙再次拱手,语气变得更加恳切,甚至带上了一丝表演式的激动:“殿下明鉴!草民等乃草芥之人,岂敢妄议朝廷政务,置喙地方有司。我等在此,实是因昨日便闻殿下天驾南巡,莅临济宁,心中无限欢喜振奋!只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