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恕罪!殿下明鉴!微臣糊涂!昔日确……确与那刘泽清结为了儿女亲家!然……然哪知刘泽清竟是如此贪生怕死、无君无父之徒!闻敌而溃,望风而逃,弃土失城,置朝廷安危于不顾,更纵兵劫掠百姓,形同流寇,天怒人怨!”
文兴邦继续颤颤巍巍地解释道,“其……其还曾暗中联络微臣,以荣华富贵相诱,蛊惑微臣与其一同南逃……殿下!微臣再是不堪,也深知忠义二字重逾千斤!岂能做出此等弃城而逃、背君叛国之丑事?!”
“微臣文家,世代簪缨,世受国恩!唯有誓与济宁共存亡,与大明社稷共存亡!方对得起祖宗,对得起陛下和殿下!!”
这番话他说得掷地有声,额头上甚至因为激动而青筋暴露,也不知是吓的还是真心的。
朱慈烺听得拳头在袖中暗自握紧,心里大骂:“刘泽清这王八蛋!真是烂到根子里了!纯纯的废物加人渣!”
但面上却迅速缓和下来,虚扶一下:“文将军能有此忠心,坚守城池,不为所动,孤又岂能因过往姻亲关系而怪罪于你?起来!快起来!过往之事,不必再提,往后看!孤,看重的是将来!”
文兴邦这才如蒙大赦,感激涕零地起身,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冷汗,退回座位,只觉得后背冰凉,早已被冷汗湿透。
潘时昇见文兴邦这边有惊无险地过关,赶紧抓住空隙,目光又转向另一位气质儒雅的老者,继续说道:“殿下,还有这位,是原山西太原府阳曲知县,任孔当,任老父母!任老父母为官清正,只因时运不济……”
随着他的介绍,一位年约四十多岁、面容清癯、鬓角微霜、穿着半旧却浆洗得十分干净、熨烫得平平整整的蓝色直裰的中年文人站起身。他神情激动,眼眶瞬间就红了,步履略显急促地走到场中,对着高台上的朱慈烺行了一个极其标准、带着深深愧疚与风霜的揖礼,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
“殿下……老臣任孔当,叩见殿下!老臣……老臣无能,愧对陛下,愧对殿下啊!!未能守住阳曲,致使桑梓之地沦于闯贼之手,百姓遭殃……老臣辗转躲藏,一路艰辛逃回故乡济宁,无一日不深感羞惭,无颜见山西父老……”
说着,竟真的流下两行热泪,显得情真意切。
朱慈烺见状,心中一动,竟直接踱步走下了高台。他身后的四名贴身护卫立刻在吴六子凌厉的眼色指挥下,无声而迅速地紧跟上去,保持着一个既能随时扑上保护又不打扰谈话的微妙距离。
朱慈烺亲自走到任孔当面前,伸手稳稳地扶住了这位老知县的胳膊,阻止他继续行礼,语气真诚而沉痛:“任老大人万万不必如此自责!如今这般时局,山河破碎,烽烟四起,又岂是一城一池之失、一人一职之过?此乃庙堂积弊已久,天下大势所致,非战之罪也。老大人能在那等险恶境地下全身而退,已属不易。如今在济宁能见到老大人这般忠贞饱学之士,孤心甚慰!”
那任孔当一辈子读圣贤书,最高也只做到七品知县,何曾如此近距离面对天家贵胄,更遑论被太子亲手扶起?顿时激动得浑身微微颤抖,老泪纵横,嘴唇哆嗦着,话都说不利索了:
“殿下……殿下如此体恤……老臣……老臣……”
朱慈烺扶着他,目光恳切,继续道:
“孤早已听闻,任老大人致仕回乡后,在济宁乃至兖州府一带的府学、生员中极具声望,道德文章皆为士林楷模,门生故旧遍布齐鲁。如今国事维艰,正需重整人心士气,凝聚士林力量。今后这济宁一带的文教风气、士绅表率、清议导向,任老大人可不能袖手旁观,需得助孤一臂之力啊!”
任孔当闻言,仿佛在迷茫中看到了灯塔,找到了人生新的价值和方向,激动得又要跪下,被朱慈烺牢牢扶住。他哽咽着,几乎是发誓般说道:
“殿下信重若此,老臣……老臣虽才疏学浅,愿豁出这条老命!竭尽所能,辅佐太子爷,整肃学风,凝聚人心,激扬忠义,为殿下稳住这济宁士林之基!必不使殿下失望!!”
朱慈烺用力点点头,握着他的手紧了紧:“好!很好!有老大人此言,孤就放心了!士林清议,亦是国之重器!”
就在此时,潘时昇的目光又看向后排一位四十多岁、目光沉静睿智、气质沉稳的书生,喊道:“殿下,还有这位是兖州府学的廪膳生员,郑与侨郑秀才!郑秀才虽功名未显,然学识渊博,急公好义,在兖州士子中颇有威望!”
那书生郑与侨立刻起身,举止沉稳从容,对着朱慈烺行了一个一丝不苟的书生礼,声音清朗平和,不卑不亢:“学生郑与侨,拜见太子殿下!”
朱慈烺摆摆手,仔细打量了他一番:“不必多礼。观你气度,便知是沉稳干练、胸有丘壑之人。今后,这兖州府的士林清议,联络沟通,就要多多倚仗任老大人和你们了。有你们在,孤,心安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