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在此承诺,凡今日有所捐献者,无论多寡,孤皆命书记官详细记录在册!将来新军建成,社稷稳固,孤必按功行赏,绝不辜负今日诸位雪中送炭之情!”
他这话一出,那些原本担心捐献太少拿不出手的小士绅、小商户顿时激动起来,纷纷起身报数:
“殿下!草民愿捐白银五百两,粮草一百石!”
“殿下!学生家贫,愿捐银二百两,尽绵薄之力!”
“殿下!小人愿捐布匹百匹,以供军衣!”
“殿下……”
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单个数额不大,但聚少成多,亦是一股可观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这形成了一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气场!
朱慈烺一一颔首致意。
待声音稍歇,朱慈烺站在众人中央,用尽可能平静却蕴含着巨大力量的声音总结道,他的目光扫过潘时昇、文兴邦、任孔当、郑与侨、唐之蕃、孙芳以及每一位捐献者:
“今日,孤在此收获的,远不止钱粮!孤收获的是信心!是民心!是我大明永不磨灭的忠魂义胆!”
“有济宁如此多忠义之家鼎力襄赞!有如此雄厚之资!孤就不信,练不出一支横扫天下的无敌雄师!就不信,平不了祸国殃民的流寇逆贼!就不信,驱不了关外虎视眈眈的鞑虏!”
“大明中兴,绝非空谈!有望矣!”
说到最后,他情绪越发激动,胸中豪情翻涌,竟直接对着满院子的人,许下了极其郑重乃至带有几分江湖气的承诺:
“孤在此立言,天地共鉴!诸位今日之忠义,所献之钱粮物力,孤,朱慈烺,此生不忘!将来但有所成,山河光复,四海升平,必不负今日诸位鼎力相助之情!功勋簿上,必有诸位浓墨重彩的一笔!”
“孤,说到做到!”
这话一出,带着江湖式的豪爽和天家罕见的、近乎赌咒发誓的真诚,瞬间将在场所有人都彻底震撼和征服了!
众人先是愣住,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即,巨大的感动和狂喜如同火山般爆发!
不知是谁先带头,所有人,无论是捐了八十万两的潘时昇,还是只捐了二百两的士子,齐刷刷地跪倒在地,激动得浑身颤抖,异口同声地,用尽全身力气高呼道:
“殿下英明!”
“大明威武!”
“愿为殿下效死!!”
“中兴大明!!”
声浪如同海啸山崩,震耳欲聋,豪情直冲云霄,几乎要掀翻州衙的屋顶,远远传了出去!
朱慈烺站在中间,看着跪满一地的“肥羊”们,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的激动、忠诚与希望,心中百感交集。
这“油”榨得,真是……酣畅淋漓,满载而归!远超他最乐观的想象!但又有些感动!
他粗略心算了一下,仅潘、文、唐、孙、郑、六商贾,这几家大的,现银就已超过320万两!粮草更是超过290万石!这还不算那些中小户的零散捐献和后续可能源源不断的供应!
朱慈烺心里无比震惊:发了!真的发了!别说练一两万新军,就是立刻拉起一支五六万人的精锐部队,支撑一年半载的作战都绰绰有余了!
李自成,你等着!多尔衮,你等着!
老子现在有钱有粮了!
不过,此时朱慈烺心里泛起了另一层的担忧,或者说是带着穿越者视角、对明末这个时代的审视!
历史上,明末这时候的国家税收体系彻底崩坏了,开始出现国家层面“劫贫济富”的严重从上至下的不公平和失衡状态!
朱慈烺知道,明朝一直对官绅少缴甚至免除部分税负,对商户的税收也长期都是“三十税一”,但几百年下来,官绅和大商户不断利用制度漏洞,缴纳的税负越来越少,这两个本可利用身份和资本获取暴利的人群,到了后期甚至可以做到“几乎免税”!
而最底层的老百姓除了原本的苛捐杂税,还要被迫缴纳崇祯时期源源不断的“三饷加派”!
“有产者少税,无产者重税”的畸形税收体系,就这样形成了!在朱慈烺看来,这也正是明末源源不断农民起义的核心原因之一,老百姓真的活不下去了……
回过头来看,这一个小小的济宁,当地这群官宦世家、商户,经几百年积攒、掠夺,就能拿出如此巨额财富,放眼整个大明估计更是不简单。
朱慈烺的心底,顿时想起了后世那位雍正四爷,他下死手干的那一系列改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
这雍正老四,虽说有时候癫是癫了些,时不时就激情迸发来一句“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类似的雷人雷语,但改革的能力,堪称一绝。
想到此处,朱慈烺心头暗暗下定决心,待到天下既定,这套子改革办法,自己定要和那雍正“借来”用用。
阳光透过院墙,照在朱慈烺年轻的、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上,也照在下方那群刚刚经历了“大出血”却莫名感到兴奋与荣耀的士绅商贾身上。
一场看似不可能的“榨油”行动,在朱慈烺高超的演技、精准的施压和画饼技巧下,竟变成了一场众志成城、踊跃报国的誓师大会!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