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叶正……”驴儿喃喃地重复着这两个字,仿佛要将它们刻进骨子里。
他虽不完全明白“正”字的全部深意,但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名字背后所承载的厚重期望与认可,一种从未有过的、被郑重对待的感觉如同暖流般席卷全身。
巨大的感动瞬间冲垮了这个半大孩子的心理防线。他的眼圈猛地红了,泪水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滚落。他再也抑制不住,“噗通”一声重重跪倒在地,用袖子胡乱抹着眼泪,却越抹越多,声音哽咽着,对着朱慈烺“咚咚咚”连磕了三个响头,哭喊道:
“驴儿,啊不,叶正,叶正谢谢太子爷,谢谢太子爷赐名。”
“俺……俺终于有名了,有堂堂正正的名了,呜呜呜……”他哭得情难自已,肩膀剧烈地抽搐着。
一旁的玉儿见哥哥哭得伤心,连忙小步上前,伸出小手笨拙地替哥哥擦眼泪,小声安慰道:“哥,哥你别哭,你有名了,叫叶正,多好听的名字呀,哭啥……”
这兄妹情深的一幕,看得堂上众人无不动容。王之心亦是上前一步,对着朱慈烺躬身抱拳:“殿下仁德,赐名正身,实乃此子天大造化。”
他顿了顿,请示道:“禀殿下,老奴思忖,既已安排妥当,不若便让刘氏前往鲁王殿下处,伺候两位王妃并小世子,她为人本分细心,应能胜任。至于这三个孩子,便留在殿下身边,由老奴带着,学着伺候殿下与永王、定王二位王爷,您看……”
王之心的安排,在当下看来,已是合情合理,充分考虑到了尊卑秩序和各自身份。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这已是天大的恩典和最好的出路了。
然而,朱慈烺闻言,端着茶盏的手却微微一顿。
他垂下眼帘,看着盏中澄澈的茶汤,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别扭。来自未来的灵魂,让他对“伺候”二字天然带有抵触,那种根深蒂固的主仆尊卑观念,与他内心追求的平等尊重格格不入。
在他理想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或许有分工不同,但人格上应是平等的。
刘氏可以帮忙照顾孩子,但那应是基于工作需要和相互尊重,而非“伺候”;
孩子们更应该是学习、成长,而不是从小就被培养成“伺候人”的。
但他也深知,此刻身处明末,历史的局限性如同巨大的铁幕,绝非他一人一朝一夕所能打破。直接提出“人人平等”,无异于天方夜谭,只会被视为离经叛道,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混乱。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再次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发出细微却清晰的“笃笃”声,陷入了沉思。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太子的决断。
任孔当、郑与侨等人似乎隐约察觉到太子殿下似乎对王之心的提议另有想法,却猜不透缘由。
片刻之后,朱慈烺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笑容,打破了沉默。他先看向刘氏,道:
“刘氏,你身体还需将养,鲁王世子年幼,正需细心之人看顾。你便先跟着王伴伴,主要帮着照看小世子,其他的,这后院厨房一应采买、膳食安排,你也可帮着王伴伴张罗起来,你久在市井,这些事务当是熟络。具体如何,听从王伴伴安排即可。你看可好?”
刘氏闻言,简直是喜出望外,这安排不仅轻松体面,更是给了她极大的信任。她连忙躬身,声音带着感激的颤音:
“民妇……民妇遵命,谢谢太子爷,谢谢太子爷!”
朱慈烺点点头,目光转向那三个眼巴巴看着他的孩子,尤其是脸上还挂着泪痕、眼神却亮得惊人的驴儿叶正。他的笑容更加和煦:“至于你们三个小家伙,年纪尚小,与孤的两位皇弟年岁相仿。孤看,也不必急着学什么规矩伺候人。”
他语出惊人,堂内众人皆是一愣。
不伺候人?那做什么?
朱慈烺继续道:“便做孤两位弟弟的玩伴吧。平日里一同读书习字,一同游戏玩耍,彼此也有个伴,不致孤寂。”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然而,这话听在任孔当、郑与侨、王之心乃至韩世奇耳中,却不啻于一道惊雷。
让平民之子,与亲王一同读书?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尊卑何在?体统何存?
朱慈烺没有看到他们脸上瞬间凝固的震惊和难以置信,自顾自地转向任孔当和郑与侨,笑着问道:
“任大人,郑大人。孤的两位弟弟,定王、永王的教育之事,眼下便需劳烦二位先生先费心抽空教导。日后还望二位代为留心,寻访几位学问扎实、品行端方的可靠先生,来此系统教授。万不可因乱世而荒废了学业。”
任孔当和郑与侨连忙起身,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抱拳应道:“臣等遵命!殿下放心,此乃臣等分内之事,明日便可开始授课。”
“嗯,”朱慈烺颔首,似在沉吟,“永王年方十岁,启蒙未久;定王十二,刚涉猎经史子集、礼制典章,兼修书法、算术。每日课程不宜过长,贪多嚼不烂,依二位先生看,每日授课一个半时辰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