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极微微颔首,宠辱不惊,继续沉声道:“殿下过誉,此乃末将分内之事。此外,衍圣公今日于堂上所承诺捐赠之钱粮…”
他话语稍顿,目光转向一旁的许文昌,“末将已请许总兵派专员登记造册,衍圣公表示,一旦其返回曲阜,便会立刻清点府库,安排最可靠的家丁队伍,分批陆续将钱粮物资押运至济宁。”
张无极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一丝探询:“殿下,孔府树大根深,态度向来暧昧。此批钱粮数额巨大,关乎我军命脉。末将斗胆请示…眼下是否需要末等秘密派遣一支精锐骑兵,前往曲阜左近隐秘驻扎?或是在其运送沿途,暗中布设接应乃至,监控哨点?”
他的话没有完全说透,但意思已然明了——他担心那位衍圣公只是迫于形势,口头应承,事后拖延、克扣甚至反悔,需要派兵在一旁“提醒”或者说“监督”,以确保这笔至关重要的钱粮能够分文不少、颗粒不差地安全到位。
朱慈烺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发出“笃笃”声。他完全明白张无极的担忧,这绝非杞人忧天。孔圣裔孙,千年世家,盘根错节,自保为先,其态度反复实属常态。
沉吟片刻,朱慈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暂且不必兴师动众。先等上几日,待我济宁新军编练初成,框架稳固,战力初显,再议不迟。”
他的目光落在张无极身上,“眼下,张将军,你需亲自修书一封,以最快速度送至令弟手中。信中除关切曲阜护卫扩建事宜外,更要其务必以‘协助孔府、保障安全’为由, ‘督促’好衍圣公捐赠钱粮之事。言辞可委婉恭敬,但意思须明确坚定,底线不容触碰。”
朱慈烺加重语气说道,“令弟身在曲阜,手握精兵,由他就近出面,依礼而行,比我们远道派兵更为妥当,也更不易授人以柄。”
张无极眼中一闪,立刻抱拳,心领神会:“末将明白,殿下思虑周全,深谋远虑。如此既全了孔府颜面,又确保了实利,更能随时掌握其动态。末将即刻便去写信,以六百里加急发出。”
太子的策略清晰无比:让张无林以协助护卫为由,行“监军”之实,就近“提醒”和“督促”,软硬兼施,刚柔并济,远比直接派兵在外施压要巧妙、有效得多。
这时,坐在下首的冯忠接口进来,他向着朱慈烺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如钟:“殿下,说到新军编练,末将等正有特大喜讯禀报。”
他挺直腰板,朗声汇报:“托殿下仁德之名感召,民心所向。自末将等于城南设立征兵点以来,应者云集,青壮踊跃。”
“截止今日申时末刻收队统计,我玄武军、朱雀军以及文将军所辖两卫,共已征得合格新兵员四万一千三百二十七人,且,末将等预计后续仍将有部分青壮前来投军。”
这个惊人的数字报出来,连朱慈烺都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光芒。
短短两日,竟有如此浩大声势,这已远超他最乐观的预估。
冯忠继续汇报,语气中充满了自信:“末将等方才已与张将军、文将军紧急合议过,算上各军原有的骨干兵员,以及经过严格甄别、宣誓效忠,愿意戴罪立功的原济宁左卫、乡勇团练俘虏,目前我军可用之总兵员,已达六万之众,实数六万一千四百余人。”
“六万,实数超六万。”朱慈烺忍不住低声重复,一股滚烫的豪气与底气自胸中油然而生,瞬间冲散了多日来的积郁。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听命于他的六万大军,不再是逃离京师时那点可怜巴巴的、人心惶惶的家底了。
冯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经末将与文将军、张将军初步商议,拟将此六万兵员,依各军特点,大致分配下来,玄武军由末将统辖,配兵两万一千人;朱雀军,由张将军统领,配兵两万一千人;文将军所辖济宁两卫,合兵一万九千四百余人。”
“三支大军,各自分开编练,有长枪兵、刀盾兵、弓弩手及悍勇兵等步兵,和轻骑、重骑和侦查骑等骑兵,以及鸟铳、三眼铳、火炮、火罐、火雷、火箭等火器兵种。”
“眼下,火器和战马尚少,其他刀盾、弓弩等都储备充足。”
冯忠想了想,补充道,“对了,殿下,此外,保障队,末将等已收纳了接近两万的民众,会分别配属到三支大军,由专门的把总管理。具体事宜,末将等也会详细研究,眼下,保障队主要负责新军号衣、粮草、营地修建等工作。”
“末将等已经和报名登记的民众都说了,要其明日卯时末(七点),自主到城南预设的新军大型校场集合,此后正式开始擂鼓聚将,展开大规模操练。”
冯忠详细说着堪称宏大的训练计划:“操练将从严明军纪、树立军魂开始。”
“首要之事,便是将殿下‘三大铁律,八项注意’的军纪,‘杀流寇!驱胡虏!护国救民!卫我山河’的十四字口号,以及‘跟着太子不纳粮,分了田地有田庄。老婆孩子咱不抢,立功领饷养爹娘’的四句民谣,每日宣讲,刻入骨髓。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触犯军纪者,无论兵将,严惩不贷,此乃强军之基,绝不动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