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觉婆婆的目光似乎在上面停留过,带着欣慰的笑意;连平日里她觉得总是比自己能干、让自己有压力的嫂子李文慧,今早看起来都格外顺眼亲切。
收拾完碗筷,冯小芹主动对刘周氏和刘大山夫妇说:“娘,大哥,大嫂,晌午就别开火了,都到我们那边吃去。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她的语气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大方和自然,不再是以前那种斤斤计较、生怕吃亏的模样。刘周氏眼中闪过欣慰,点头应下。刘大山和李文慧也笑着爽快答应。
冯小芹心里那点因主动付出而产生的细微忐忑,在看到家人如此爽快地接受时,顿时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喜悦。她牵着小的,和刘小山一起先回了自家,开始张罗午饭,心里盘算着要把那条灵鱼做得更鲜美些,让大家都尝尝。
与村里的普遍欢快相比,林守成家则显得格外冷清。
他们家的汤圆也是甜馅的,但不知怎的,吃起来总觉得味道寡淡了些。一大早,只有零星两三个与林胖墩还算玩得来的孩子过来拜年,拿了红封,吃了块糖就跑走了,远不如别家那般孩子成群结队、欢声笑语的热闹。
林守成站在门口,望着村里如游鱼般穿梭跑动的孩子们,尤其是看到林怀安、林毅那些林家的孩子们从别人家出来,笑闹着跑远,却唯独没踏进自家门槛,心里头像是堵了一团湿棉花,闷得发慌。
他心底深处是盼着他们来的,特别是大孙子林毅,年后可是要去京城见大世面的!若是能趁此机会缓和关系,将来总能沾点光……可惜,他的期盼里掺杂了太多算计,那点本就微薄的亲情,早已在多年的疏远和自私中被消耗殆尽。
屋里,王氏和林文杨母子俩也在嘀嘀咕咕。
“明儿文桂就回门了,得让她多带点东西回来。”王氏精打细算着,“我看老三老四他们昨天带回平分村丁家的年礼可丰盛了,鱼啊肉啊都不缺。你晚点去文桂那儿一趟,让他们明天务必带两条灵鱼回来,再割几斤好肉。她今年做的那些腊肉腊肠,闻着就香,也让她多带些回来,正好把咱家年夜饭没吃够的份儿补上!”
林文杨在一旁附和:“嗯,娘说的是,是该多拿点。听说丁家今年光景好多了,想来给小辈发的压岁钱也厚实,旺儿和珠儿肯定得了不少。让文桂也记得‘孝敬’您一些……”
一家人的心思,依旧紧紧缠绕在如何从别处索取更多之上。这年味,到了他们这里,便不可避免地掺进了一丝难以言说的酸涩与冷清。林守成听着屋里妻儿毫不避讳的算计,再看看门外空落落的院落,碗里剩下的半个汤圆含在嘴里,那股甜意似乎也淡得尝不出来了。
平分村丁家老宅,则是另一番蒸腾光景。
林文桂和丁老三,何秋云和丁老四,两对夫妻都是在丁家吃了又大又甜的汤圆,还热热闹闹地用了午饭,才带着孩子和丁家给的一大堆年礼,心满意足地返回平华村。
林文桂怀里揣着昨晚丁家众人给的“助学金”,再加上孩子们收到的丰厚压岁钱,只觉得腰板都比往日挺直了几分。回想起自己昨日在饭桌上的“英明”表现,以及今日妯娌们言谈间那掩饰不住的羡慕眼神,她心里像是三伏天喝了一大碗冰镇酸梅汤,畅快淋漓。
两家同坐的牛车行至村口,即将与丁老四一家分道扬镳时。若是往常,林文桂多少有点怵这个力大寡言、日子却过得越发红火的弟媳,巴不得快点分开。
但今日却不同了。她脸上堆起难得的、甚至算得上“得体”的笑容,主动开口道:“四弟,四弟妹,后日初三,带着孩子来家里吃饭啊!咱们一家人也好好聚聚。”
丁老四有些意外,看了看旁边一脸憨笑的三哥,爽快应下:“好啊,三嫂,那我们后日晌午就过去叨扰了。”何秋云也点了点头,依旧话不多。
林文桂心满意足地领着自家孩子往家走,只觉得这新年第一天,真是诸事顺遂,前途一片光明。至于儿子丁旺到底是不是块读书的料……那个略显遥远又棘手的问题,暂时被她选择性地搁置、遗忘了。
暖融融的冬日阳光,均匀地洒在平华村的每一个角落,将红灯笼、新桃符都镀上了一层浅金。孩子们的欢笑声、互相串门拜年的祝福声此起彼伏,交织成最朴素的年节乐章。
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爆竹余味、各家飘出的食物香气,以及那无处不在、浓得化不开的喜悦。新的一年,就在这甜滋滋、闹哄哄、充满无限希望的氛围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