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话机被江澈轻轻放回原位,没有发出一丝多余的声响。
办公室里,百叶窗隔绝了窗外的天光,只留下台灯投下的一圈孤独的光晕。江澈靠在椅背上,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戳破了的气球,连维持形状的力气都快要耗尽。
省委常委会。
汇报材料。
他主笔。
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像三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这意味着他未来一周,甚至更久的时间,将被彻底钉死在这张椅子上。他将告别准点下班,告别晚饭后的闲散散步,告别躺在沙发上看老电影的惬意时光。
他的人生,将由无数个方块字,和那个在空白文档上永恒闪烁的光标组成。
脑海里,那个穿着海绵宝宝睡裤的小人,抱着脑袋,发出了无声的哀嚎。它刚刚逃离了“高维情感攻击”的现场,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一份名为“省委约稿”的巨型陨石迎面砸中,连人带沙发一起被埋进了深坑。
江澈甚至能清晰地感知到电话那头,小林秘书声音里那股混杂着敬畏、兴奋,以及一丝“幸好不是我”的庆幸情绪。
这该死的【共情之力】。
它不仅让他无法再心安理得地将人当成棋子,还让他能清晰地品尝到别人看他好戏时的那份微妙快感。
双倍的折磨。
江澈面无表情地拿起桌上的那份《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试点工作报告》,试图用这种具体而枯燥的事务,将自己从即将到来的噩梦中暂时抽离。
可他的目光落在纸上,脑子里却已经开始不受控制地构思那份汇报材料的开头。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不行,太俗。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云州市委市政府……”
更俗了,而且虚伪。
江澈烦躁地将文件丢在一边。他发现,自从获得了【共情之力】,他对于文字中的虚伪和空洞,变得异常敏感。以前他可以面不改色地写出几万字的官样文章,现在,每打出一个言不由衷的字,都感觉像在吞一根针。
这班,是没法上了。
……
与此同时,数百公里外的省会。
省委大院深处,一间陈设简朴却气势恢宏的办公室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瀚海省省委书记钱卫国,正站在一张巨大的全省地图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一个点上——云州。
他年近六旬,头发已有些花白,但腰背挺直,眼神锐利,没有丝毫老态。他在这里主政已有五年,以稳健和眼光毒辣着称。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的陈平走了进来。
“书记,您找我。”
“坐。”钱卫国指了指沙发,自己也走了过去,坐下,端起面前已经有些凉了的茶。
“下周常委会的议题,准备得怎么样了?”
“基本都妥了。关于‘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的议题,几个报上来的典型,材料我都看过了,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枫桥经验本地化这些老调子。”陈平汇报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钱卫国没有接话,他放下茶杯,从手边一摞文件中,抽出了几份看似不相干的材料。
第一份,是云州市政府关于“老城区改造项目”的正式报告,上面重点阐述了“微改造、精提升”的“城市针灸”理念。
第二份,是一份来自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的内部纪要,里面详细记录了云州聋哑学校新校区奠基仪式上,一个叫江澈的副市长,如何赢得了那些特殊孩子的真心感谢,纪要的末尾,考察组的干部用私人化的口吻加了一句评语:“有霹雳手段,亦有菩萨心肠”。
第三份,则是一份省工商联递交的舆情简报,上面提到了云州最近举办的一场“慈善拍卖会”,三位本土企业家“慷慨解囊”,一晚捐款上千万,在全省商界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简报的附录里,有好事者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拍卖会上的“精彩”细节。
钱卫国将这三份材料,在茶几上并排推到陈平面前。
“这三件事,你怎么看?”
陈平愣了一下,他拿起这三份材料,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作为省委的“第一笔杆子”,他的信息处理能力非同一般。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神里多了一丝凝重。
“书记,您的意思是……这三件事,背后是有关联的?”
“何止是关联,”钱卫国的指节,在茶几上轻轻敲了敲,“这三件事,都指向了一个人。”
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名字。
“江澈。”
陈平的呼吸一滞。他当然知道江澈,全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从中央党校学习回来,直接空降到云州,履历堪称传奇。只是他没想到,近期云州这些看似独立的亮眼操作,竟然都出自此人之手。
“拍卖会那件事,工商联的人当成笑话讲给我听,说云州这个年轻副市长,手段太狠,把本土企业家当肥羊宰。”钱卫国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可他们只看到了‘术’,没看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