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那份被他自己命名为《关于以“社会资本活化”与“精准情感投射”为抓手,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分析报告》的文档发给赵立春的秘书后,江澈感觉身体被瞬间抽空。
他靠在椅子上,闭上眼睛,脑海里那个穿着海绵宝宝睡裤的小人,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一个刚刚挖好的深坑里,双目无神,嘴里只剩下喃喃自语:“就这样吧,爱咋咋地……”
他已经尽力了。
这份报告,是他用尽毕生所学,将“摸鱼学”与“厚黑学”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通篇没有一句歌功颂德的废话,全是冷冰冰的逻辑推演和近乎残忍的人性剖析。他把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思想激进、不通人情世故的青年“砖家”。
他相信,省委那些见惯了风浪的大佬,看到这样一份“离经叛道”的报告,只会觉得这年轻人锋芒太露,心性不稳,难堪大用。赵市长那边,自己也算交了差,毕竟是认真写了,至于水平如何,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这波操作,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自污保命”。
江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未来几天准点下班的幸福生活,已经在向他招手。
……
省委大院,政策研究室。
作为省委书记的首席智囊,陈平的办公桌上永远堆着山一般的文件。他习惯了从这些枯燥的文字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再用最精炼的语言,呈报给书记。
当他看到云州报送上来的这份报告时,他习惯性地端起了茶杯,准备用三分钟时间浏览一遍,然后将其归入“待处理”的那一堆。
然而,仅仅是那个长得像绕口令一样的标题,就让他多看了一眼。
“社会资本活化……精准情感投射……”陈平的嘴角挑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心里暗自发笑。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会造词了,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包装得云里雾里。
他耐着性子往下看。
开篇没有任何套话,直入主题,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接切开了“老城改造”这个案例的表皮。
“……老城改造的核心矛盾,并非新旧建筑的冲突,而是存量利益格局的稳定与增量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放弃大拆大建,选择‘微改造’,本质上是对三大家族等本土势力所代表的存量利益的尊重与安抚。此为‘守成’之策,其目的在于降低改革阻力,为后续的利益重构铺平道路……”
陈平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
他脸上的那一丝笑意,不知不觉间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凝重。
他继续往下看,当看到关于“慈善拍卖会”的分析时,他的呼吸甚至都停滞了半拍。
“……所谓‘慈善’,在本案例中,是一种利用社会舆论与道德压力,对特定群体的社会声望进行强制性变现的金融工具。其核心操作在于,将‘捐款’这一行为,从‘道德加分项’转化为‘资格准入门槛’。通过制造一个公开的、无法回避的评价场景,迫使目标对象为自己的‘脸面’与‘社会地位’进行公开市场定价……”
“……王金鼎的五百万,看似跳出棋盘,实则是在更高维度上被套牢。他用超额的资金投入,买断了‘新乡贤’的冠名权,也因此背负了更沉重的道德责任。此举看似主动,实则将其与整个云州未来的道德风向进行了深度绑定,其沉没成本远超五百万本身……”
“啪!”
陈平手里的茶杯,重重地落回了桌上,茶水溅出,打湿了文件的一角,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后背,竟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这不是报告!
这哪里是一份下级呈报给上级的汇报材料!
这分明是一份写给自己的、冷酷到极点的复盘笔记!字里行间,没有一丝一毫对上级的谄媚,没有一句对自己的粉饰,只有如同上帝视角一般的剖析和拆解。
他把人心当算盘,把名利当砝码,把一场波澜壮阔的政商博弈,拆解成了一道冰冷的数学题。
陈平原以为,江澈是个将才,懂得运筹帷幄。可看完这份报告,他才惊恐地发现,自己看走眼了。
这个人,不是将才,是帅才!而且是一个已经洞悉了权力运行底层逻辑,却又不屑于用常规语言去描述它的“怪物”!
他口中的“思想不够成熟”,在陈平看来,是已经超越了现有评价体系的“大智若愚”!他以为的“自污”,在陈平眼中,是一种强大到极致的自信,一种“我就是这么想的,你们能奈我何”的坦诚!
陈平拿起电话,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接书记办公室。”
……
钱卫国放下手里的报告,久久没有说话。
窗外的阳光正好,在他的老花镜上反射出一点光斑。他看着报告末尾那句总结陈词,眼神深邃。
“……综上所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其本质并非管理手段的革新,而是对人性底层驱动力的精准洞察与高效引导。一切‘术’的成功,皆源于对‘道’的敬畏——此处的‘道’,即人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