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后,建业宫中铜漏滴答,子夜死寂。当八百里加急染血的战报呈至御前,孙权只扫一眼,便如受伤的猛虎般咆哮而起:
“公孙渊鼠子!安敢欺朕!!”
暴怒之下,他抽出佩剑疯狂劈砍面前漆案!案上南海明珠四散飞溅,滚落满地,莹光惨淡,恍若贺达船队沉入渤海深处的点点桅灯。
陆逊默然俯身,拾起一片沾染血渍的帛书残片,上面是细作冒死抄录的公孙渊献于曹叡的密报,字字如毒箭穿心:
“……吴主痴愚,竟以九锡重器资敌!臣已尽收其宝,戮其使节,献俘阙下……”(暗示张弥等人首级)
孙权犹自不信,厉声喝问使者详情。又煎熬月余,当贺达、唐咨率领残破船队、载着寥寥生还者和噩耗驶回吴淞口,损失清单与密报分毫不差。
唐咨、贺达等将虽力战得脱,然损兵折将,丢失重宝,劳而无功,皆被盛怒的孙权打入大牢。建业城头回荡着君王比当年见关羽首级时更凄厉的毒誓:
“待朕踏平辽东,定要将公孙渊的骨头做成马镫,日日践踏!”
孙权独立宫阙,凭栏远眺。浩荡长江上千帆竞渡,他眉宇间却凝结着化不开的愁云。案头淮南急报堆积如山——魏将满宠在合肥新城高筑城台,东吴步卒在广袤平原上,被魏国铁甲精骑反复冲杀蹂躏,死伤惨重。
“若朕有千骑精锐……何惧合肥坚城?!”
他死死攥紧竹简,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竹片深深嵌入掌心。两月前辽东的奇耻大辱与滔天损失,仍如骨鲠在喉,日夜灼烧着他的尊严。七千精锐水师,无数金珠财宝,换来的却是张弥、许晏血淋淋的人头成了公孙渊晋身的阶梯!
此刻,陆逊当夜从武昌疾驰送来的劝谏书仿佛又在眼前展开:
“海路迢迢,公孙狼子野心,反复无常,此非良策也!”
字字句句,如今听来锥心刺骨。更可恨者,辽东血案未冷,曹魏宿将田豫已如铁锁般扼住渤海咽喉,连零星马匹走私亦成绝路。
“报——交州急奏!前骑都尉虞翻,病逝于交州贬所!”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孙权身形一晃。这位曾精准预言“辽东不可恃”的耿直老臣,临终前挣扎写就的最后一封奏书被快马送入宫中,墨迹淋漓,力透纸背,赫然写着:
“蜀地虽险,其马政可图!”
仿佛用尽生命发出的最后谏言。
与此同时,成都丞相府的烛火亦彻夜长明。参军费祎捧着西域都护府新呈的牒文疾步入内——牒文详述了岁入战马、镔铁、粮秣之丰。
刘禅与诸葛亮正对着一幅精绘的陇西地形图凝神推演。得益于西域重开,河西走廊畅通,如今大汉皇家马场与边郡牧场中,矫健的河西骏马已逾万匹!
“禀陛下、丞相!东吴使者诸葛恪(诸葛瑾之子)殿外求见,称有吴主亲笔国书呈上!”
费祎话音未落,侍从已恭敬呈上礼单:南海明珠十斛,交趾象牙三十对,皆是重礼。礼单最下方,压着一卷明黄帛书,赫然是孙权亲笔:
“大汉皇帝陛下亲启:欣闻贵国重开西域都护,威震绝域,更兼坐拥雍凉产马膏腴之地,骏马丰盈。吴蜀既为盟好,唇齿相依。今敝国求购良驹五百,愿随长安时价,上浮三成五。
祈盼俯允,永固盟谊。”落款处,“吴蜀永盟”的朱红玺印鲜艳夺目。
刘禅指尖抚过那方朱印,耳边回响起荆州牧黄权月前的密奏:
“江东水师日盛,若再得铁骑如虎添翼……恐非国家之福。”
然而,另一封来自洛阳的绝密情报更让他心惊——司马懿正于邺城大造楼船,魏帝曹叡厉兵秣马,意图再举南征,鲸吞江东!
“丞相以为如何?”刘禅将帛书恭敬递予诸葛亮。
诸葛亮目光扫过帛书,羽扇轻摇,嘴角泛起一丝洞悉世情的笑意:“可售之。然非五百,仅**每岁两百匹。令其既饿不死,亦撑不破。此乃制衡之道。”
“善!”
刘禅朱笔一挥,在帛书空白处批下御旨:“准岁售良马**两百匹**于吴。指定交易之物为稻谷——良马一匹,易稻谷二百石(担)!
马铠一具,另易稻谷五十石。马蹄铁、马镫、高桥马鞍等附件,价另议(可自备)。” 此策一举两得:既满足东吴部分需求,又为未来大战囤积关键粮草。
洛阳铜雀台,魏帝曹叡正悠然把玩着自辽东缴获的东吴九锡礼器。其中不少物件,正是十多年前其父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时所赐!
更有众多从沓津劫掠的吴国奇珍异宝(公孙渊献上缴获的两成),在殿内熠熠生辉。曹叡把玩着一柄原属张弥的镶宝石吴钩,朗声大笑:
“碧眼老贼!昔日坑骗先帝(指孙权接受魏封又叛),今日也尝到这背盟噬主的滋味!痛快!加封公孙渊为乐浪公,食邑千户!”
江陵码头,荆州太守黄权亲自监督,将精心挑选的二百匹膘肥体壮的凉州战马,一一驱入东吴特制的“马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