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姜维大军攻破许昌城的捷报尚在传递,北方的战火已燃至河间郡。
凛冽寒风卷着鹅毛大雪,狂暴地抽打着上谷郡高耸的城关。冰棱挂在垛口,在风中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张遵按剑立于城楼,肩负留守重任,目光如铁,穿透漫天风雪,凝重地投向南方——那里,一场决定国运的厮杀正在上演。
与此同时,年轻的赵统勒紧缰绳,将征袍裹得更严实些。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毅然举起手中长枪。
身后,五千铁骑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随着他一声令下,轰然启动,义无反顾地遁入茫茫风雪织就的白色帷幕。
他们的目标清晰而致命:直插河间郡的心脏——乐城!(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十里洛城村)
河间战场,早已是修罗炼狱。震天的杀声压过了风雪的呼啸。
姜维统帅的四万蜀汉虎贲,挟许昌大胜之威,正从南方对乐城发起连绵不绝的狂潮攻势。箭矢如蝗,礌石如雨,城墙在猛烈的冲击下呻吟颤抖。
魏将徐质,这位以勇武着称的悍将,身先士卒,在城头浴血奋战,甲胄上遍布刀痕箭创。他双目赤红,望着城外无边无际的蜀军,心知城池在南北夹击的绝境下,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求援!必须求援!徐质嘶哑着嗓子,接连派出数批心腹快马,冲破重围,奔向近在咫尺的幽州军大营,向手握重兵的幽州刺史、州牧曹羲、曹彦兄弟疾呼求救。
然而,曹羲、曹彦闻探马报:“蜀军阵势如乌云压城,兵锋锐不可当。”兄弟二人相顾失色,竟被这滔天威势所慑,按兵不动,令部属龟缩营垒,对乐城方向燃起的冲天烽火狼烟视若无睹,置若罔闻。
风雪似乎也疲累了,势头稍歇。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急促、更加震撼人心的战鼓声!如同天边滚雷,由远及近!
乐城北面苦战的魏军惊恐地发现,一支如同从冰雪地狱中冲出的铁骑洪流,在赵统的带领下,如同神兵天降,撕裂了北方的雪幕,以雷霆万钧之势出现在视野中!
几乎同时,姜维中军令旗挥动,蜀军南线攻势骤然加剧!
两股代表着蜀汉最强力量的钢铁洪流,终于在乐城郊外完成了惊天动地的胜利会师!
战旗猎猎,刀枪如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直冲云霄,士气瞬间攀至顶点!早已在姜维猛攻下苦撑多日的乐城守军,目睹此景,最后一丝斗志也彻底崩溃,肝胆俱裂。
城破,只在转瞬之间!
混战达到了白热化。乱军之中,一员魏将格外悍勇,正是徐质!他状若疯虎,左冲右突,手中大刀翻飞,试图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将冲上城头的蜀军赶下去。
然而,大势已去。一支不知从何处射来的流矢,带着死神的尖啸,精准地洞穿了他染血的胸甲。
剧痛袭来,这位勇将身躯猛地一震,大刀脱手,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悲愤,重重坠下城楼!
乐城,这座扼守河间咽喉的重镇,在魏军将士绝望的注视下,坚守不足十日,最终轰然陷落。浴血奋战的徐质,亦成了蜀军的阶下之囚。
这惊天噩耗,如同最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前线的血腥气,传染到魏国最后的堡垒——邺城。
此时,大将军曹爽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地在邺城征调、集结各地残存的兵马。欲重新夺回被姜维,王平攻陷的临淄城。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两份败报!
许昌城,魏国旧都,被赵云、魏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闪电攻破!夏侯霸、钟会等重将尽数被俘!
河间乐城,河北屏障,在蜀军南北夹击下宣告陷落!悍将徐质重伤坠城被擒!
两座被视为固若金汤的雄城,两路拱卫京畿的精锐之师,竟然都坚守不过十日便土崩瓦解!
曹爽只觉一股透骨的寒气从脚底瞬间窜上天灵盖,四肢百骸一片冰凉。
他手中紧攥的战报无声滑落,脸色惨白如雪,嘴唇哆嗦着,脑海中只剩下两个沉重如山的字在轰鸣:
完矣!
这绝非无端恐惧。许昌乃祖宗基业象征,河间乃河北门户锁钥。驻守其间的,皆是魏廷耗尽心血培养、倚仗为柱石的百战精锐!
如今,这两路大军竟在短短时日内全军覆没,片甲难存!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魏王朝最锋利、最依赖的爪牙,已被蜀汉这柄利刃,干净利落地彻底斩断!
失去了屏障的邺城,这座最后的堡垒,如剥离蛋壳的蛋白,瞬间赤裸裸地暴露在蜀汉大军冰冷的兵锋之下,成了下一个无可逃避、必然被碾碎的目标!
邺城巍峨的宫殿,此刻笼罩在令人窒息的死寂之中。
又一次紧急朝会召开,空气沉重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御案之上,堆积如山的败报如同耻辱的墓碑,触目惊心。
满殿的文武公卿,平日里或慷慨陈词,或老谋深算,此刻望着那象征帝国末路的如山败绩,竟个个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