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汉皇刘禅近日政务繁冗,竟一时疏忽了捉拿魏臣桓范。那桓范种种行径,皆是谋逆不赦之罪。汉皇既知,当即诏令御史大夫樊建,奔赴荆南问责。
消息传开,魏王曹芳、将军曹爽二人及众魏臣皆吓得魂飞魄散,日夜惴惴不安,如坐针毡。
偏偏那罪魁祸首军师桓范,反倒一脸淡然。
他见曹芳、曹爽惶恐不已,便安抚道:“吾王不必忧虑,此事所有罪责,皆由我一人承担,断不会牵连诸位。”
不久,樊建与偏将军胡济率领五千虎贲军、三千龙骧军,气势汹汹直入长沙官署,点名要拿桓范。
魏王曹芳哪敢抵抗,生怕引火烧身,只能眼睁睁看着事态发展。
魏军师桓范却从容走出,朗声道:“魏王等人对此事一无所知,全是我擅自谋划决断,还望大人只拿我一人,勿要株连他人。”
御史大夫樊建听罢,朗声宣告:
“经详细审查,魏王虽未直接参与谋逆,然失察之过难辞其咎,实乃有负皇恩!今褫夺其王爵,降为公侯,称魏侯,削去其下辖两郡,仅留长沙一郡!”
魏王与众魏臣此刻深知,自己已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哪里敢有半句辩驳,只得俯首从命。
樊建立即命左右侍卫将桓范拿下,押解前往长安,听候朝廷发落。
十数日后,长安大殿之上,汉皇刘禅临朝会集群臣,提审桓范。
桓范被押至殿中,始终默不作声,良久,只冷冷丢下一句:“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须多言!”
刘禅看着他,缓缓开口:
“桓范!亏你自诩智囊,如今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于魏国而言,你亦是罪人一个!”
稍作停顿,刘禅又道:“念你年事已高,且各为其主,谋逆之事终究未遂……朕便饶你一命,贬谪你去西凉看管马场。若再敢出差错,定当法不容情!”
殿中其余众臣听罢,纷纷进言:
“陛下,桓范犯下十恶不赦的谋逆重罪,罪该万死,还望陛下诛杀此獠,以儆效尤!”将军阎宇说道。
“陛下!”廷尉陈祗出列急谏,“桓范之罪当车裂!”
刘禅摇头道:“朕宽宥桓范,实则为收拢人心。诸位试想,若连桓范这般罪过都能得到宽恕,那其余尚存异心之人,岂不都会被朕的大度所感化?”
众臣闻言,恍然大悟,齐齐叩首:“吾皇圣明!”桓范亦是心中震动,连忙跪地叩谢不杀之恩。
刘禅又道:“另有一事,孙太后提及,违命侯孙亮的爵位之名为‘违命侯’,颇为不妥。朕意改封孙亮为恭顺侯,食邑一万户。”
众臣再次齐呼:“吾皇圣明!”
随后,刘禅看向诸葛亮,问道:“相父,大汉律法与制度的推进,如今如何了?”
诸葛亮出列回禀:“禀陛下,大汉律法已重新修订完毕,内阁制与议会制也皆筹划妥善。”
“哦?那便跟朕详细说说。”
刘禅道。
诸葛亮答曰:“内阁设三十人,皆是朝中元老重臣,对皇帝陛下负责,拥有参政议政之权。
议会制则从全国的士、农、工、商等阶层中,各遴选代表百人,共计四百人,每季召开一次大会,商讨国家大事,谏言献策,更能协调四个阶层之间的矛盾。”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大汉律第一条便写明:人人生而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是皇帝,也仅有三次司法豁免权,诸王则仅有一次。”
刘禅闻言,赞许道:“善,相父为此费心了。”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
“如今四海渐归心,朕决定命各州每年选美女十名,进献于长安。”
此语一出,众臣皆愕然,面露不解。
刘禅见状,解释道:
“这些美女,朕并非纳入后宫,而是赏赐给当年有功之臣以及科举成绩优异者。如此一来,众臣必会更加勠力同心,共兴大汉;天下百姓也会因向往科举、渴望荣耀而愈发尊师重教,王化自然日益兴盛!”
众臣听后,茅塞顿开,再次称颂:“陛下英明!”
刘禅又道:
“另外,因三国混战多年,百姓流离失所,大批人出家为僧为尼,致使寺庙日益增多。这些僧道不服管教,亦不缴纳赋税,长此以往,于国不利。
今朕意采取抑佛、道之策:命一般僧侣、道士还俗,严格控制度牒发放,遣散九成僧道;寺庙若有生产经营,亦需按律缴纳税负。”
他接着说道:“还有,每年各地的特产水果,需选上等者百斤,上贡于皇宫。”
光禄大夫焦周当即出列劝谏:“陛下,此举不妥啊!如此一来,恐扰民伤财!”
刘禅摇头道:“焦大夫此言,未免鼠目寸光。各地贡品若能按时抵达长安,便说明交通顺畅、物流兴盛,如此,皇命传达、军情传递亦可在数日之内抵达各地,于国之运转大有裨益。”
随后,他进一步下令:“三年内,全国拓建官道、驰道、驿道等道路,里程需达到现有之二倍以上,并将此事纳入各地官员的政绩考核之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