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驾浩浩荡荡抵达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离宫,以其无与伦比的精巧设计与自然野趣,瞬间征服了所有人。连绵的湖泊如同镶嵌的碧玉,蜿蜒的水道映照着蓝天白云,叠石成山的假山林木葱茏,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殿宇楼阁点缀其间,飞檐翘角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处处透着清凉与雅致。
承鸾像只刚出笼的小鸟,兴奋得小脸通红,在宽敞的马车里就坐不住了,扒着车窗,大眼睛贪婪地吸收着窗外的美景:“哇!大湖!船船!花花!大树!” 每一个发现都让她惊叹不已。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负责安排各宫住所。她将离皇帝寝宫“九州清晏”不远、景致极佳且宽敞舒适的“天然图画”馆指给了华贵妃和承鸾居住。这里前临开阔湖面,背靠葱郁山林,殿阁精巧,凉风习习,是园子里数一数二的好地方。华贵妃对此安排甚是满意,觉得皇后总算识相了一回。
安顿下来后,各宫嫔妃少不得互相走动。齐妃李静言带着三阿哥弘时也来“天然图画”拜访。
齐妃看着华贵妃这比她在紫禁城长春宫还要气派舒适的住所,又看看被宫人众星捧月般围着的、穿着精致纱裙、像个小仙童似的承鸾,心中难免有些酸溜溜。她敷衍地向华贵妃行了礼,说了几句场面话,眼神却时不时飘向自己已经长得半大不小的儿子弘时。
在她看来,承鸾再得宠,也不过是个公主。公主再尊贵,将来也是要嫁出去的,威胁不到她儿子弘时这正经皇子的地位(虽然弘时资质平平)。她对承鸾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纯粹是觉得这金尊玉贵的女娃娃与她关系不大,不值得费心。她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弘时多在皇帝面前露脸,如何巩固她们母子的地位。
然而,与她母亲带着算计的漠然不同,三阿哥弘时却对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眼神灵动的小妹妹充满了天然的好感。
弘时已经十二三岁,正是介于孩童与少年之间的年纪。他性格敦厚,甚至有些憨直,学业上并不出色,常被师傅训斥,也不得太傅和皇帝的欢心,内心其实有些自卑和孤独。但此刻,他看着比自己小许多的承鸾,那份属于兄长的保护欲和亲近感油然而生。
承鸾也不怕生,好奇地看着这个穿着皇子常服、显得有些腼腆的大哥哥。弘时鼓起勇气,从袖中掏出一个小巧的、用草编的、活灵活现的蝈蝈笼子——这是他路上看到小太监编,觉得有趣特意要来想送给妹妹的。
“承鸾妹妹,”弘时声音温和,带着少年特有的清朗,他将蝈蝈笼子递过去,“这个……送给你玩。”
承鸾大眼睛一亮,接过笼子,新奇地晃了晃:“虫虫?会叫吗?”
弘时憨厚地笑了:“现在里面没虫子,回头三哥去草丛里给你抓一只会叫的蛐蛐放进去!”
“好呀好呀!谢谢三哥!”承鸾立刻甜甜地叫了一声,对这个会送她新奇玩意的大哥哥好感倍增。
齐妃在一旁看着儿子对华贵妃的女儿如此殷勤,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觉得儿子有点“跌份儿”,但当着华贵妃的面也不好说什么。
**启蒙书卷间的温情**
自那以后,弘时便成了“天然图画”的常客。他学业压力不大(或者说压力大也学不好),空闲时间很多。他发现承鸾虽然年幼,却异常聪慧,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对书本图画很感兴趣。
一日,弘时又来了,这次他怀里抱着几本自己启蒙时用的、图文并茂的《三字经》、《千字文》和《幼学琼林》。
“承鸾妹妹,你看,”弘时献宝似的翻开书页,指着上面简单的字和旁边的图画,“这是‘人’,你看像不像一个人站着?这是‘口’,像不像张开的嘴巴?还有这个‘日’,圆圆的太阳!”
承鸾立刻被吸引了,凑着小脑袋过去看(内心OS:“嗯,终于可以‘光明正大’认字了!虽然这些字我早会了,但流程还是要走的……”)。她伸出小手指着图画,奶声奶气地跟着念:“人……口……日……”
弘时见妹妹感兴趣,教得更起劲了。他耐心地指着每一个字,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释意思,还结合图画编些小故事。他虽然自己读书不算灵光,但教起妹妹来却异常认真和有耐心,甚至比太傅教他时还要细致。
“三哥好厉害!”承鸾适时地送上崇拜的眼神和甜甜的夸奖,哄得弘时心花怒放,成就感爆棚。
华贵妃起初见弘时常来,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齐妃的儿子笨笨的,别把她的鸾儿也带笨了。但后来看到弘时教承鸾识字时那份全然的赤诚、耐心和温柔,看着女儿被哄得开心,学得也像模像样(虽然她知道女儿早慧),便也默许了。有时她坐在一旁喝茶,看着暖阳下,弘时低着头,指着书本一字一句地教,承鸾仰着小脸,认真地听,偶尔发出清脆的笑声或提问,画面倒也温馨和谐。
“额娘,三哥教鸾鸾认字!”承鸾常常拿着弘时送她的启蒙书,跑到华贵妃面前“显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影视之不晚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综影视之不晚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