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御书房,烛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龙夏醇的凛冽香气与一种运筹帷幄的凝重。李世民与秦哲对坐于巨大的沙盘前,沙盘上山川河流、城池关隘栩栩如生,清晰地标注着大唐与突厥、吐谷浑等势力犬牙交错的漫长北疆。
李世民的手指重重地点在沙盘上的三个关键节点:“朔州、幽州、灵州。此三地,乃我大唐北疆之门户,亦是未来商贸往来、羁縻诸胡之要冲。秦兄欲开互市,选此三处,眼光毒辣!”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此事关乎国策,非大将坐镇不可。朕即刻下旨,召河间郡王李孝恭回朝!他久镇地方,精通军政,善于抚夷,有他坐镇中枢,统筹全局,朕方能安心让你放手施为!”
秦哲点点头,李孝恭是宗室名将,能力与威望足以担当此任。他拿起几面代表不同将领的小旗,开始在沙盘上排兵布阵。
“老李,互市不是简单的做生意,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握刀把子的活。”秦哲语气沉稳,“我带一队精干人马,亲赴边境。人选我已经想好了。”
他将一面绣着“侯”字的小旗插在代表自己主帅位置的旁边:“侯君集,跟我去。他心思活络,有野心,也懂兵事,正好让他去边境历练历练,学学怎么跟那些部落头人打交道,也磨磨他的性子。”
接着,他将一面“秦”字旗稳稳地插在侯君集旁边:“秦琼,秦叔宝!他的病早就被孙老道和针头刘调理好了,如今龙精虎猛,正好活动活动筋骨!有这位门神爷坐镇,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足以镇住任何想炸刺的蛮酋!有他在,安全无虞。”
最后,他将一面特殊的、写着“王”字的旗子也插了过来:“王玄策!这小子是外交奇才,通晓番语,胆大心细,让他负责具体谈判、订立规矩,最合适不过!”
李世民看着这个组合——秦哲、秦琼、侯君集、王玄策——不由抚掌赞叹:“好!文武兼备,刚柔并济!此组合足以应对边境复杂局面!”
秦哲的目光又投向沙盘另一侧,那里代表着广袤的内地和新政推行区。
“国内这一摊子,不能停,还得加速。”秦哲开始调动其他旗帜,“修路是根基,李靖和程咬金继续盯着,五十万人不能散,水泥路必须尽快贯通南北!”
“推广新粮和摊丁入亩是命脉,魏征总负责,但他一个人跑不过来。让房遗直、杜构、李承乾,还有…长孙冲,这几个小子都跟着魏征去打下手!让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看看新政是怎么推行的,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这对他们将来有好处!”
李世民闻言,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让太子和重臣之子去基层历练,这是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绝佳方式,秦哲此举,可谓深谋远虑。
“至于维持地方稳定,弹压可能出现的骚乱,”秦哲将代表李积的旗帜推向一个居中策应的位置,“李英公 的部队,就作为战略预备队,随时待命,支援各方。有他在,国内乱不了。”
最后,他看向代表龙首原和长安的区域:“秦战、尉迟恭,继续辅助魏征,负责新政推行的安保和强制执行。哪个地方豪强敢阻挠,就让尉迟恭的马槊和秦战的红棍去跟他们讲道理!”
一番调度,井井有条,将军事、外交、内政、经济、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都考虑了进去,俨然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元帅。
李世民听得心潮澎湃,重重一拍沙盘边缘:“好!就依秦兄之言!朕即刻拟旨:”
“着秦王秦哲,为‘巡边安民开市大使’,持节,总揽朔、幽、灵三州互市事宜,节制边军,临机专断!”
“翼国公秦琼,为副使,掌军事,护卫大使,镇抚诸夷!”
“潞国公侯君集,为巡边使,协理军事、市易!”
“鸿胪寺少卿王玄策,为市易使,主理谈判、定约、商事!”
“其余人等,各依秦王府安排行事!”
旨意一下,便是板上钉钉。
秦哲笑了笑,补充道:“我还得带几个小崽子去边境见见世面。秦怀道、尉迟宝琳、程处默,这三个将门虎子,让他们跟着我,去看看真正的边关是什么样子,听听风里的沙子味和箭镞声!李泰也去,这小子脑子活,让他去看看边境的商贸物流,学学经济之道。”
李世民点头应允,让皇子亲王去边境历练,亦是唐朝传统,有秦哲和秦琼看着,他放心。
“至于什么时候回来?”秦哲看向窗外,仿佛能望见那漫长的、正在日夜赶工的水泥官道,“等通往这三州的水泥直道全线贯通,商贸物流畅通无阻之时,便是我功成身退,回来找你喝酒之日!”
这是一个巨大的承诺,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意味着秦哲要将互市建立起来,并确保其繁荣,直到基础设施完全满足需求。
李世民心中激荡,举起酒杯:“朕就在这长安城,等着秦兄的凯旋捷报!届时,朕必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