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轨如织,将“净莲天”包裹在一片流动的银辉之中。当“暮影”文明的信息包穿透1500光年的尘埃,最终落在主控平台的全息屏上时,那翠绿色的光芒里仿佛凝着无数破碎的星辰——那是一个文明用残存的呼吸,写下的最后史诗。陈星指尖拂过光屏边缘,触感冰凉如霜,却能清晰感受到那信息中奔涌的“灵韵”,像《诗经·小雅》里“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悲鸣,穿越万古光阴,直抵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这不是信息,是托孤。”凌天老爷子拄着能量拐杖,声音里带着久经岁月的沉郁,“你看这波动频率,每三个节拍就颤一下,像不像人在哭?”
林辞调出发送端的能量图谱,只见那翠绿色的波形果然如老爷子所说,在规律的起伏中藏着细微的震颤。“还真有点《乐府诗集》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意思。”他咂咂嘴,“这帮‘暮影’兄弟,是把家底都抖出来了。”
陈星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平台上的同伴。苏清寒正以指尖轻点虚空,将信息中的“灵韵”波动转化为可见的光带,那些光带时而如烈火奔涌,时而如寒潭凝冰,恰是一个文明在毁灭边缘的挣扎与坚守。白芷捧着一卷复刻的《文心雕龙》,轻声道:“刘勰说‘情者文之经’,他们以血泪为文,我们便得以赤诚为答。”
回应的筹备,成了一场跨越古今的文明对话。陈星在主控台前铺开虚拟的帛书,以篆书写下“敬天爱人”四字作为开篇——这是《尚书》里的古训,亦是人类文明最朴素的底色。苏清寒则以《易经》六十四卦为框架,将信息拆解为“乾”“坤”“屯”“蒙”四象:“乾为天行健,示我等抗争之志;坤为地势坤,表对彼等苦难之共情;屯者始生,蒙者启蒙,恰合合作之初心。”
“月光”在一旁嘀嘀咕咕:“你们这整得跟写情书似的,就不怕‘暮影’兄弟get不到?”林辞敲了敲它的核心处理器:“懂什么?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诗经》三百篇,不都是这么传情的?”说着,他调出地球古乐库,将《高山流水》的旋律压缩成能量脉冲,“加点背景音乐,显得咱有诚意。”
莉娜的床榻被安置在平台一角,她虽未苏醒,眉心那枚淡金色的印记却在信息波动中微微发亮。苏清寒取出一支用星蚕丝编织的笔,轻轻蘸取那印记旁逸散的微光,笑道:“《中庸》言‘致中和,天地位焉’,她这‘生’与‘寂’的平衡,正是人类灵魂最精妙的注脚,该让‘暮影’看看,我们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信息的影像部分,陈星决定用最坦诚的方式呈现。他站在舷窗前,让“月光”拍下“净莲天”在金星轨道上的孤影:橙黄色的行星如巨大的盾牌,身后是孕育“混沌之卵”的能量云,更远处,几个被规则冻结的“归零者”单位如黑色的墓碑——这便是他们真实的处境,如《秦风·无衣》所唱“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危机四伏,却从未退缩。
情感频谱的录制,成了最动人的环节。凌天老爷子对着拾音器,哼起了抗战时期的《松花江上》,沙哑的嗓音里裹着半个世纪的沧桑:“咱爷爷辈就懂得,文明存续,靠的不是枪炮,是一口气。”埃洛娜则弹奏起古希腊的里拉琴,琴声如《奥德赛》中的海妖之歌,却少了诱惑,多了对归途的执着。最后,陈星将所有人的声音汇入其中,以《诗经·邶风》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作结。
核心信息的措辞,反复斟酌了七次。最初的版本过于繁复,苏清寒提笔删去大半:“《道德经》说‘大道至简’,1500光年的距离,容不得虚言。”最终定下的文字,字字如金石:
【致暮影文明最后的守望者:
见字如面,感君之泣血相告。
观汝等星图,如见累累白骨;听汝等灵韵,如闻阵阵哀歌。《诗》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今虽隔星海,实乃同源。
吾等困于金星,左有“归零者”之寒刃,右依“古神”之残躯,怀中护“混沌之卵”,如抱烈火而行。然《论语》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此志不灭。
君言“灵韵”与“原初之息”,如拨云见日。吾友莉娜,身藏“生”“寂”二象,恰如《易经》阴阳鱼,此乃天授之钥,亦是灾祸之源。救她,即救未来。
愿以地球典籍、金星秘闻相赠,如《礼记》所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君之“灵能信标”,吾等当如《中庸》守“诚”,非危殆不用。
最后,以吾人族古诗为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愿黎明至时,与君共饮星河。
——地球人类,“净莲天”全体守望者】
信息包发送的那一刻,“混沌之卵”的能量云恰好翻涌成太极图的形状。林辞看着数据流汇入那片幽蓝,笑道:“这‘卵兄’现在越来越上道了,还知道整个仪式感。”苏清寒望着信息消失在星海深处,轻声道:“《周易》有‘元亨利贞’,元者始也,今日这一步,便是‘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灵魂迷宫第一卷觉醒纪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魂迷宫第一卷觉醒纪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