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自己身边的兵部左侍郎,实际上的兵部尚书何腾蛟,何伯父,
此刻竟然,这般盛赞那两湖总督堵胤锡,
且还一口一个“堵老弟,堵老弟”的叫着,
一旁的赣州守将陈子龙,不禁心中诧异道,
“敢问何伯父,这堵胤锡有何独特之处,竟能获得伯父你如此盛赞?”
闻听此言,何腾蛟哈哈一笑道,
“谈及吾之堵老弟,此人,实乃一奇人也!”
此言一出,一旁的陈子龙心中愈发好奇,赶忙追问道,
“何伯父,快讲讲,这堵胤锡此人,奇在何处?”
“哈哈……好,反正今晚也闲的无事,
我便为你,好好讲讲堵胤锡此人!”
看自己身旁的贤侄陈子龙,对往昔自己颇为轻视,现今却难以望其项背,且与自己合作多年之堵胤锡堵老弟,如此感兴趣,
何腾蛟略作思索,沉声道,
“堵胤锡堵老弟,比你年长8岁,今年应有45岁了,
堵老弟,字锡君,改字仲缄,一字牧子,号牧游,江苏宜兴人,
其先祖本为淮阴人。
大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迁居宜兴善计乡前亭里。
其祖上曾有两代人出任过镇江卫指挥佥事、南京兵马指挥使副指挥等武职。
但是到了大明隆庆年间,家道式微,
后又因争家产发生家庭纠纷,
其祖父堵佳,寄寓于江苏宜兴武进县夹山之麓随十房街村岳父王心崖家。
大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十二月初八,
堵胤锡,堵老弟就出生在这里!
堵老弟自幼贫寒,六岁丧母,十一岁丧父。
所幸其父母在世时,曾为他订了一门娃娃亲,
其岳父陈大懋也是个忠厚之人。
岳父陈家虽然也穷,但却并没有嫌弃他这个可怜的小女婿,不仅收留了他,还聘请塾师教他诗文。
成年后的堵老弟是个很有性格的人。
为了谋生,他先后做过塾师、相卜,生活在社会底层,流离奔波,备尝艰苦。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辛中,堵老弟爱上了喝酒,且嗜酒如命,
醉酒后便狂放不羁,喜谈兵剑,大言盖世,有立不世功名之想。
他曾经将累年辛苦得来的所有积蓄换成银锭,让人铸成一个头颅状的大酒杯,
可容酒一升,还在上面刻有‘雪山煮酒夜谈兵’七个字,随身携带,片刻不离,以为饮具。
他自己还篆刻有一个玉印,印文为:‘三不要痴男子’,
自称‘不要钱,不要官,不要命’,
年轻时到处招摇,常被世人戏称为狂士。
大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 年,
朝廷为了抵御后金,广招士卒,远输关外。
堵老弟这时游学到了无锡,思奋建功,遂挥毫作下万言书,上呈无锡知府,大言不惭道,
‘只要让我带领十万兵马上战场,就能使善于骑射的人充分发挥其骑射的本领、
善于使用长槊刺击的人充分发挥其刺击的本领、
善于运用兵法的人充分发挥其运筹帷幄的本领,
战场上所有的变化都由我操纵,
战斗的胜负全在我的掌握之间,
我不仅能人之所能,而且能人之所不能。’
万言书中还明确指出,
熊廷弼非我佐之,事定败,欲面诣熊公。
无锡知府读后,啼笑皆非,连骂荒唐,不许其入募,
但又觉得堵老弟行事、言论,虽然怪诞,却也不失为一奇才也,
于是派人找到他,嘱咐他以诗书自辅,
激励他说,
‘你本来就不是寻常之辈,只是如今还不到派用你的时候,
你的功名未显,谁都不屑和一介狂生合作的。’
堵老弟听从了知府的劝告,以无锡学籍,补录为府学弟子员,开始潜心读书。
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他参加院试,名列一等。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堵老弟中江宁乡试第十六名。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中会试后,并于殿试中考中一甲第三名成为榜眼,进士及第,名动天下,
及第后的堵老弟痛念,
幼而孤哀,长而飘泊,生无以养,死无以葬,岁时不能以祭,乞假归里,守墓三年。
此举,得到了时人的称赞。
当时黄道周还专门为他作《礼问》一篇,给他的孝道点赞。
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8 年,
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 年间,
堵老弟先后任南京户部主事、南京户部山东司郎中、湖广长沙知府等职,
在征剿农民起义军中屡建奇功,成功斩杀了萧相宇、李胡子、草上飞等数十名民军首领,以知兵之名,而得崇祯帝的赏识。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殉国。
当时作为吾之副手的堵老弟,于长沙哭泣绝食五日,并痛赋坠龙骚五章。
同年南明弘光帝登基,
升堵老弟为湖广布政司参政,兼按察司佥事,分守武昌、黄州、汉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之南明复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