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巷口的晨光
1998年的夏末,梧桐巷的晨光带着一股子刚褪去燥热的清爽,斜斜地落在巷口那棵两人合抱的老梧桐树上。叶子被晒得透亮,风一吹,碎金似的光影就晃在林秀兰刚浆洗好的蓝布衫上。
“秀兰,又早起晾衣裳呐?”巷尾的王婶挎着竹篮经过,篮子里装着刚从早市买回来的新鲜青菜,绿油油的叶子还沾着露水。
林秀兰直起腰,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笑着应道:“可不是嘛,趁着早上凉快,把建军和丫头的衣裳晾出来,等会儿太阳烈了就不好干了。”她的声音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软糯,尾音轻轻上扬,像巷口那串挂在门檐下的风铃,风一吹就有好听的声响。
林秀兰家在梧桐巷中段,是一间两进的青砖瓦房,院子里种着一棵石榴树,此时正挂着几个半红的石榴,像一个个小灯笼似的。屋子的木门是深红色的,门框上还贴着去年春节时贴的春联,边角有些卷起,却依旧透着股热闹劲儿。
她刚把最后一件衣裳晾好,屋里就传来了女儿婷婷的哭声。林秀兰心里一紧,快步走进屋里,只见五岁的婷婷坐在床边,揉着眼睛,小脸上还挂着泪珠。“丫头怎么了?是不是做噩梦了?”林秀兰坐在床边,把女儿搂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
婷婷哽咽着说:“妈,我梦到爸爸了,爸爸说他还没陪我去公园玩……”林秀兰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厉害。她的丈夫张建军是一名货车司机,三个月前,在一次长途运输中出了车祸,从此就再也没回来。
林秀兰强忍着眼泪,柔声安慰道:“丫头乖,爸爸只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他一直在看着我们呢。等周末,妈妈带你去公园玩,好不好?”婷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紧紧抱住林秀兰的脖子。
林秀兰抱着女儿,看着窗外的晨光,心里五味杂陈。丈夫走后,家里的重担就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在巷口的小工厂里找了份缝纽扣的活儿,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天黑了才回来,一个月挣的钱勉强够维持家用和供婷婷上幼儿园。
“秀兰,在家吗?”门口传来了邻居李叔的声音。林秀兰赶紧擦干眼角的泪水,把婷婷放在床上,整理了一下衣服,走了出去。
“李叔,您找我有事?”林秀兰问道。
李叔手里拿着一个信封,递给林秀兰:“这是你丈夫单位给的抚恤金,我帮你带回来了。你拿着,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
林秀兰接过信封,手指微微颤抖。这是丈夫用生命换来的钱,她紧紧攥着信封,仿佛能感受到丈夫的温度。“谢谢您,李叔,总是麻烦您。”
“跟我客气啥,都是街坊邻居的。”李叔摆了摆手,“你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不容易,有啥事儿别自己扛着。对了,厂里最近是不是要裁人啊?我听我家老婆子说的。”
林秀兰心里一沉,她最近也听说了厂里要裁人的消息,只是一直没敢确认。“我也不太清楚,没听领导说。”
“你可得留意着点,要是真裁人了,你可得想办法找找别的活儿。”李叔叮嘱道。
“嗯,我知道了,谢谢您,李叔。”林秀兰说道。
李叔走后,林秀兰拿着信封回到屋里,把钱放进了一个旧铁盒里。这个铁盒是丈夫生前用的,里面还放着他们的结婚证和一些老照片。她打开铁盒,看着丈夫的照片,照片上的张建军笑得一脸灿烂,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林秀兰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一滴一滴地落在照片上。
“建军,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婷婷抚养长大,让她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用的人。”林秀兰轻声说道,仿佛丈夫能听到她的话。
中午的时候,太阳渐渐烈了起来,梧桐巷里的人也少了许多。林秀兰把婷婷送到幼儿园后,就匆匆往厂里赶。厂里的活儿很枯燥,就是坐在缝纫机前,把一颗颗纽扣缝在衣服上,一天下来,眼睛都要花了。
“秀兰,你听说了吗?厂里这次要裁掉一半的人呢。”旁边的工友小花小声说道。
林秀兰心里一紧,问道:“真的吗?你从哪儿听说的?”
“我听车间主任说的,说是厂里最近效益不好,只能裁人了。”小花叹了口气,“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要是被裁了,可怎么办啊?”
林秀兰也叹了口气,她比小花更难,她一个寡妇带着孩子,要是没了这份工作,连吃饭都成问题。“别担心,说不定只是谣传呢。”林秀兰安慰道,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没底。
下午的时候,车间主任把大家都叫到了车间门口,宣布了裁人的名单。林秀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她感觉天好像塌了下来。
“秀兰,对不起,厂里也是没办法。”车间主任看着林秀兰,脸上带着一丝愧疚。
林秀兰强忍着眼泪,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主任。”她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慢慢地走出了工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用户93280660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用户93280660的新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