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
实验室的门轴很久没上油,转动时发出刺耳的声响。苏念正盯着全息投影里的线路模型出神,连头都没回。
老王端着他那个印着 “2018 年度劳动模范” 的搪瓷保温杯,里面泡着枸杞和菊花,热气从杯口冒出来,在他下巴的胡茬上凝了层小水珠。他本是起夜路过实验室,看到亮灯想劝苏念休息,可一抬头,整个人都僵在了门口,手里的保温杯差点没端稳。
苏念站在全息投影正中央,白色实验服的下摆因站姿笔直而微微下垂,整个人像一尊专注的青铜雕像。空中悬浮的西北线模型里,每一根电线杆都标着编号,每一片绝缘子旁都亮着红点,有的红点旁还带着细细的红线 —— 那是她根据气象数据模拟出的裂纹扩展轨迹,连 “湿度 85% 时裂纹会加速扩大 0.05 毫米” 这样的细节都标得一清二楚。
“咣当!”
搪瓷保温杯 “啪” 地掉在地上,滚烫的枸杞菊花茶溅了一地,热水透过老王的布鞋渗进袜子里,他却浑然不觉。他往前挪了两步,手指颤抖着指向全息投影,声音都带着颤音:“丫头…… 这、这是西北线的图?我去年跟电力局要原始图纸,他们给的版本连绝缘子的生产批次都没标,你这图…… 连裂纹往哪边走都画出来了?”
苏念嘴角微扬,眼中的血丝还没消,却多了几分自信的光彩。她伸出手,指尖在空气中轻轻一点,一个红点瞬间放大,变成绝缘子的特写:【裂纹宽度:0.28mm,位置:伞裙第 3 层,风险等级:高,需 48 小时内更换】。
“王叔,你看这里。” 她转头看向老王,语气认真,“《论语》里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算法能挖出隐患,可检测设备跟不上。现有的激光扫描模块精度最高只能到 0.5 毫米,就像用尺子量头发丝,根本不准。要想抓住这些微裂纹,必须升级模块。”
老王咽了口唾沫,弯腰想去捡保温杯,却又直起腰盯着投影,眼神里满是震撼:“你这要是能成,那可真是革了传统巡检的命啊!我年轻的时候跟着老师傅上山巡检,背着几十斤的设备爬电线杆,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都握不住扳手,一天下来也查不了十根杆。后来有了无人机,本以为能轻松点,可无人机的摄像头连 0.8 毫米的裂纹都看不清……”
“不破不立嘛。” 苏念轻笑一声,关掉绝缘子特写,投影恢复成整条线路的全貌,“老方法有漏洞,就说明我们有机会造新方法。以前人们觉得火车跑不过马车,现在高铁能到三百五十公里每小时;以前人们觉得千里传音是神话,现在视频通话随时能接。既然老办法查不出隐患,那我们就造能查出隐患的设备,没什么难的。”
老王看着她眼里的光,突然想起苏念刚租下这个实验室时的样子 —— 当时她手里只有一份简陋的计划书,连像样的设备都没有,却跟他说 “要让电力巡检没有死角”。那时他还觉得这丫头太理想化,可现在看着眼前的缺陷图谱,他忽然信了:这丫头,真能做到。
“升级模块需要多少钱?” 老王蹲下身,捡起保温杯,擦了擦上面的水渍,“我这里还有点积蓄,要是不够,我再跟老兄弟们凑凑。”
苏念心里一暖,摇摇头:“王叔,钱的事我有办法。昨天我去废品站淘了几个旧激光打印机,里面的激光头改造一下,精度能提到 0.2 毫米,成本比买新的省一半。”
“废品站?” 老王愣了愣,随即笑了,“你这丫头,真是会过日子。不过改造激光头可不是小事,需要帮忙随时说。”
“放心吧王叔,” 苏念点头,又看向全息投影,“等模块升级好,我们就去变电站实地测试,到时候让电力局的人看看,这些‘小裂纹’到底有多重要。”
实验室后的小巷里,树影婆娑。
一道黑影贴着墙根站着,黑色连帽衫罩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削尖的下巴。他手里举着长焦相机,镜头对准实验室窗户,消音罩盖住了快门声,只有轻微的 “咔哒” 声混在风声里,几乎听不见。
这人是凌云科技派来的探子,叫赵凯。昨天林浩宇把他叫到办公室,扔给他一张苏念的照片,让他 “盯紧这个女人,抓点把柄”。林浩宇怕苏念的项目在 “电力创新大赛” 里抢了凌云的风头 —— 毕竟凌云的 VR 巡检系统虽然噱头足,可实际检测精度还不如传统设备。
赵凯本来以为要蹲几天才能拍到东西,没想到凌晨五点就看到苏念骑着半旧的电动车,停在了城南的废品站门口。
废品站的铁皮棚锈迹斑斑,里面堆着如山的废旧电器:淘汰的电脑主机、坏了的投影仪、还有几个外壳开裂的激光打印机。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蹲在门口抽烟,看到苏念来,笑着递了根烟:“苏丫头,又来淘宝贝?上次你拆的那个投影仪镜头,还能用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