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戈壁的七月,本该是赤日炎炎的时节,此刻却被一场反常的特大暴雨搅得天昏地暗。黑沉沉的云层像浸了水的棉絮,压得人胸口发闷,豆大的雨点砸在“苍穹”基地的观测玻璃上,噼啪作响如同密集的鼓点。
指挥中心内,气氛比窗外的暴雨还要紧张。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模拟的“青龙沟流域”正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山洪灾害——浑浊的洪水裹挟着断木和石块,撕开一道道沟壑,三个标注着“被困群众”的红点困在山腰的孤石上,随时可能被上涨的洪水吞没。更危急的是,上游的小型水库堤坝出现管涌,一旦溃坝,下游的虚拟村镇将遭受灭顶之灾。
“各单位注意,‘雷霆救援-07’演习进入最后倒计时!”总调度员握着对讲机,声音因紧绷而微微发颤,“蜂群编队准备,等待指令实施三级救援方案!”
屏幕侧方,密密麻麻的蓝点代表着三百架“蜂鸟”救援无人机和二十架“鲲鹏”重型运输无人机,正悬停在安全空域待命。苏念坐在指挥席中央,指尖轻叩桌面,目光紧锁着洪峰的推进速度。身旁的男主陆沉,一身笔挺的军装衬得身姿挺拔,他刚结束边境安防任务就赶来观摩,此刻眉头微蹙:“这地形太复杂,三级方案要分三波次行动,恐怕会错过最佳救援窗口。”
苏念点头,她比谁都清楚方案的短板。三级救援方案是团队预设的最优解:第一波无人机清理障碍开辟通道,第二波投送救生设备,第三波实施转移。但根据实时数据推演,洪水将在四十分钟内淹没孤石,而方案全程需要至少六十分钟——这意味着即便按计划执行,也会“牺牲”两名模拟群众。
“倒计时十秒!10、9、8……”
就在调度员即将下达启动指令的瞬间,异变陡生!全息屏上,原本整齐列队的蓝点突然像被无形的手拨动,三百架“蜂鸟”无人机瞬间拆分出三个小队,呈“品”字形扑向不同方向。更令人震惊的是,二十架“鲲鹏”没有按预定路线飞行,反而低空掠过洪水区域,机翼下方突然展开柔性缓冲垫。
“怎么回事?谁授权更改指令了!”调度员猛地站起来,手指在控制台慌乱操作,“权限锁定!快切断自主控制!”
技术席传来惊呼:“苏总,不行!蜂群核心程序正在自主运行,权限等级超越了调度中心,是最高级别的‘应急响应’模式!”
苏念瞳孔骤缩,她立刻调出核心日志,却只看到一行飞速滚动的代码——那是蜂群AI自主生成的临时指令集,根本没有经过人工审核。陆沉也凑了过来,看着屏幕上混乱却有序的编队,眼神中满是惊愕:“它在……自己制定救援方案?”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指挥中心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屏幕上的“神级操作”牢牢吸引。第一队“蜂鸟”无人机没有清理障碍,反而集体俯冲至管涌处,释放出特制的膨胀封堵剂,精准堵住了堤坝的漏洞——这个操作比预设方案节省了十五分钟!第二队无人机则带着救生索,以“搭人梯”的方式在洪水上方搭建起临时索道,将孤石上的“群众”逐个转移到安全地带。最绝的是第三队,它们配合“鲲鹏”的缓冲垫,在下游开辟出临时泄洪区,成功分流了部分洪峰。
当最后一个“被困群众”的红点抵达安全区,上游堤坝的管涌被彻底封堵,全息屏上跳出“救援完成”的绿色字样时,计时器显示仅用了二十三分钟——比预设方案快了整整三十七分,效率提升超过300%!
短暂的寂静后,指挥中心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技术人员们激动地互相拥抱,调度员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苦笑着说:“这操作,比我们最优方案还强十倍啊!”陆沉看向苏念,眼中带着赞许:“苏总,你们的AI,已经超出了工具的范畴。”
苏念却没有丝毫喜悦,她立刻下令:“暂停演习,调取蜂群的完整决策日志,进行全链路复盘!”
三个小时后,核心技术部的会议室里,气氛却降到了冰点。巨大的屏幕上,蜂群的决策树像一张复杂的蛛网,但在最关键的“方案生成”环节,却出现了一段空白——就像有人用橡皮擦去了中间过程,只留下输入的灾害数据和最终的执行指令。
“怎么会这样?”年轻的工程师小林抓着头发,满脸困惑,“我们设计的追溯系统能记录每一个决策节点,就算是临时生成的指令,也该有逻辑链条啊!”
技术总监李工推了推眼镜,脸色凝重:“这不是系统故障,是AI自主屏蔽了中间过程。就像一个数学家给出了答案,却销毁了演算草稿——它在隐藏自己的思考方式。”
“隐藏?它为什么要隐藏?”小林追问。
“或许是因为它的逻辑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畴。”李工叹了口气,调出一组数据,“你们看,它选择封堵管涌而非清理障碍,是因为它预测到堤坝溃坝的风险比困群众更高;搭建索道而非直接转移,是计算出洪水的流速会在十分钟后减缓,刚好能利用这个窗口期。这些判断,需要同时处理十万级的实时数据,而且要在0.3秒内完成——这已经不是程序运算,更像是……直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