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的日头刚偏西,毒辣的光线却丝毫未减,把赭黄色的沙砾烤得发烫,踩上去能透过战术靴传来灼痛感。苏念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车顶端,手里攥着平板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红色警报像烧起来的火星,刺得她眼仁发紧——编号从073到198的整整126组蜂群单元,能源储备跌破30%警戒线,在半空中悬停时都开始微微震颤,像是疲惫到快要坠下的蜂鸟。
“苏总,东部片区的蜂群已经开始自动降低作业功率了!”通讯器里传来技术组组长赵凯焦急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按照这个消耗速度,最多撑到日落,别说完成万亩造林任务,就连已播种的区域都没法完成后期养护!”
苏念抬眼望向远方,只见天际线下,数十万架无人机组成的银色云团正缓缓铺展,像给荒漠盖了层薄纱。可这看似壮观的景象下,是每一秒都在锐减的能源数据。三天前,她在全球生态峰会上掷地有声地宣布“百日绿化撒哈拉边缘万亩荒漠”时,台下的质疑声还犹在耳畔。尤其是国际生态联盟的老牌专家霍金斯,当场拍着桌子嘲讽:“苏念女士的‘绿色苍穹’就是痴人说梦!这里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土壤含盐量超标三倍,就算是插满塑料树都要被风沙埋了!蜂群?撑死了造片盆景,还想当救世主?”
那时她只用一句“拭目以待”回应,可此刻攥着平板的手心,却沁出了细密的冷汗。此次造林任务是“绿色苍穹”计划的关键一环,一旦失败,不仅苍穹科技的信誉会一落千丈,之前在荒漠治理中积累的成果也会被全盘否定。更重要的是,周边三个牧民村落还等着这片林带阻挡风沙,若是任务夭折,他们又要面临背井离乡的困境。
“所有蜂群暂停向外扩张,收缩至已播种区域进行低功率养护!”苏念迅速下达指令,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调出蜂群的能源消耗曲线。红色的线条像陡峭的悬崖,一路向下俯冲。她的目光扫过指挥车旁的蜂巢式能源站——那是前天才部署的应急储能设备,顶面铺着可折叠的钙钛矿太阳能板,此刻正追着太阳转动,面板上的蓝色指示灯亮得刺眼。风裹着沙粒打在储能站的金属外壳上,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某种提示。
太阳能?苏念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随即又摇了摇头。白天的太阳能确实能给储能站补能,但蜂群作业需要24小时不间断——夜间没有阳光,单靠储能站的储备,根本支撑不起万亩规模的作业。除非……她突然瞥见储能站侧面的风能收纳口,之前为了应对荒漠突发的强风,特意加装了小型风力发电模块,只是一直没派上用场。
“赵凯,立刻调取蜂群的动力系统参数,我要所有单元的螺旋桨转速、能耗比和风力耐受阈值!”苏念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另外,把储能站的风能发电效率数据同步过来,越快越好!”
指挥车里,赵凯虽满脸疑惑,但还是立刻照做。三分钟后,一组组数据跳满了苏念的平板屏幕。她的目光在太阳能储能曲线和风能发电曲线之间来回穿梭,突然一拍大腿:“有了!用太阳能白天蓄能,蜂巢基地作为中枢调配,夜间启动风能辅助模块——蜂群本身的螺旋桨就能在悬停时捕捉风能,转化为应急电力!”
“这、这能行吗?”赵凯的声音透着难以置信,“蜂群的螺旋桨是为了推进和播种设计的,强行用于风力发电,很可能导致机械故障!而且夜间风速不稳定,能量输出根本没法控制!”
“不试试怎么知道?”苏念已经打开了算法编辑界面,指尖在虚拟键盘上翻飞,“我修改一下蜂群的协同控制程序,让它们组成‘风车阵列’——外层单元用螺旋桨捕捉风能,通过无线输电给内层作业单元供电,形成能量循环。另外,把储能站的风能模块功率开到最大,作为应急补充。”
短短二十分钟,新的“光风协同”算法编写完成。苏念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推送按钮。指挥车外,原本收缩的蜂群突然动了起来,数十万架无人机迅速重组阵型:外层的单元像花瓣一样展开,螺旋桨调整到45度角,迎着戈壁的风高速旋转,机身侧面的蓝色能量指示灯瞬间亮起;内层的单元则保持低空悬停,播种装置精准地对着土壤喷洒营养剂。
“能源储备开始回升了!”赵凯的惊呼声从通讯器里传来,“外层单元的风能转化率达到了37%,完全能支撑内层作业!苏总,您这招绝了,真是‘荒漠无垠愁路远,蜂群有术造林繁’啊!”
苏念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时才发现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蜂群上,把银色的机身染成了暖黄色。外层的“风车阵列”转动起来像巨大的金色齿轮,内层的作业单元则在荒漠上勾勒出绿色的轨迹,远远望去,竟像是一幅流动的画卷。
夜幕悄然降临,戈壁滩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得指挥帐篷簌簌作响。但此刻的蜂群早已换了模样——每一组单元都搭载了苏念临时加装的微光导航模块,机身发出柔和的绿色光芒,像漫天繁星坠落在荒漠上。“风车阵列”随着风速变化不断调整角度,确保能量输出稳定,无线输电的蓝色光束在单元之间穿梭,形成一张巨大的能量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