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月光退去时,林昭昭在诊疗椅上眯了不到三小时。
手机闹钟炸开的瞬间,她的手指条件反射般按住太阳穴——这是连续第七天凌晨三点入睡的后遗症。
记忆回廊开放日的晨光从百叶窗漏进来时,她正蹲在控制台后检查最后一组传感器。
沈巍抱着一摞调试报告走进来,镜片上蒙着层薄雾:王姐说今早有位特殊访客,是上个月联系过的陈阿姨。她女儿......
他顿了顿,指尖在报告上点出个皱痕,去年跳楼的那个。
林昭昭的动作顿了顿。
她记得陈阿姨的邮件,字里行间浸着潮湿的墨迹,最后一句是:我想让她的声音,在能听懂的地方再响一次。
访客室的门推开时,陈阿姨手里攥着个塑料文件袋。
她的白发梳得太整齐,像是用胶水粘过,眼角的皱纹里还凝着隔夜的泪痕。
林昭昭拉过椅子时,闻到她身上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和奶奶临终前病房里的味道重叠了一瞬,那气味带着微苦的暖意,像晒透的旧棉被掀开时扬起的尘絮。
小昭啊,
陈阿姨把文件袋推过来,里面滑出张照片,穿校服的姑娘趴在课桌上笑,阳光从侧窗照进来,映得她睫毛在脸颊投下细密的影子,她走前一晚,我给她热了牛奶。
她的手指抚过照片边缘,指腹在相纸上来回摩挲,留下微微的潮痕,她说,妈妈,我演不下去了
钢笔尖在记录本上洇开个小墨点,像一滴迟迟未落的眼泪。
林昭昭听见自己的声音平稳得像AI播报:能具体说说指什么吗?她注意到陈阿姨喉结动了动,左手无意识地绞着袖口,这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动作——可她心里本该漫上来的酸涩呢?
只有一片干燥的静默,像冬日清晨玻璃窗上的霜。
陈阿姨的眼泪砸在照片上时,林昭昭摸出纸巾的动作精准又机械,指尖触到纸面的刹那,竟有种熟悉的麻木感。
她看着对方肩头剧烈起伏,分析着抽泣的频率,每分钟23次,比临床记录的中度抑郁患者快5次,计算着需要递第三张纸巾的时间点。
直到陈阿姨抽噎着说她枕头底下还压着未发的微博,她才惊觉自己的睫毛始终干着,眼眶像被砂纸轻擦过,发烫却流不出泪。
谢谢陈阿姨。林昭昭合上记录本时,指节泛着不自然的白,指甲边缘嵌进掌心,留下几道浅红的月牙印。
她送对方到门口,看陈阿姨的背影消失在走廊转角,突然扶住墙——刚才那句演不下去了,和三个月前许蔓在审讯室说的我早就不是我了,句式重叠度高达78%。
可那时她会攥紧拳头,现在只觉得太阳穴一跳一跳,像在分析两组交叉的数据。
门关上的瞬间,林昭昭靠着墙滑坐在地。
她盯着地板缝隙里一只缓慢爬行的蚂蚁,看了足足五分钟。
它的六足在微光下泛着暗金,触角轻轻探向前方,仿佛在丈量这寂静的尺度。
直到它消失在踢脚线后,她才慢慢站起身,打开水龙头冲洗记录本上的墨渍。
水流冲刷着纸页边缘,蓝墨晕染开来,像极了童年偷听时抠在门框上的指甲印。
深夜的昭心密室小楼上,林昭昭跪在旧木箱前。
奶奶的诊疗笔记摊开在膝头,泛黄的纸页上用蓝墨水写着:共情非天赋,乃伤痕之镜。她的指尖沿着字迹摩挲,纸页边缘被磨出毛边,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像风掠过枯叶。
手机在桌上震动,老苏的来电显示泛着暖黄的光。
老苏家的藤椅吱呀作响时,林昭昭正盯着他手里那盒老式录音带。你奶奶走前让我转交给你的,
老苏用绒布擦着带盒,布料摩擦塑料的声响轻而滞涩,这盒带子其实有很多段,但我只放了这一段给你听——因为你说你现在像个仪器,而这里面有个小女孩,正用耳朵替别人流眼泪。
磁带转动的杂音里,传来六岁林昭昭的抽噎声。奶奶,她的心在流血。小女孩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指尖似乎正抠着门缝,
她说话时,手指一直在摸婚戒,可婚戒上没戴过——她丈夫早走了对不对?背景里是奶奶的轻笑,像暖风吹过风铃:昭昭怎么知道?因为她摸戒指的样子,和我想妈妈时摸小熊挂件一样。
林昭昭的指尖掐进掌心,皮肤绷紧,留下深深的凹痕。
现在的她会说什么?根据微表情分析,该患者有83%概率处于丧偶后创伤期。
你奶奶常说,老苏按下暂停键,磁带一声,像一道锁扣合,共情不是看穿别人,是允许自己被刺穿。
他的目光落在她眼下的青黑上,那阴影深如沟壑,你现在像台精密仪器,可仪器不会痛。
如果我也碎了,林昭昭盯着茶杯里晃动的倒影,水面涟漪扭曲了她的脸,还能修别人吗?
老苏的手轻轻落在她肩上,像奶奶当年拍她背哄她睡觉那样,掌心温厚,带着经年劳作的粗粝:修人之前,先让人修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密室顶流逃生指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密室顶流逃生指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