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柏的死,成了李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三子李如桢、四子李如樟等人虽也在军中任职,却再也没有父辈的风采。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爆发,李家后人大多死于战乱,曾经显赫一时的“辽东李氏”,渐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而关于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也成了清室讳莫如深的话题。清朝的正史里,对努尔哈赤在李成梁帐下的经历一笔带过,更绝口不提两人的亲近关系。但野史和民间传说却从未停止过猜测——有人说,清朝皇室其实承认李成梁是“清远祖”,只是不敢明说,怕丢了“天命所归”的面子;有人说,努尔哈赤起兵后,曾派人偷偷祭拜过李成梁的坟墓;甚至有人说,乾隆皇帝南巡时,曾暗中寻访过李成梁的后裔。
这些说法虽无实据,却也并非空穴来风。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崛起,确实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他的“以夷制夷”策略,最终养出了一个推翻明朝的劲敌。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当年那个抱着他马腿哭求的少年,会成为埋葬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五、历史回响:边墙下的功过是非
如今,辽东的边墙早已斑驳,广宁的李帅府也只剩断壁残垣。站在这片土地上,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厮杀声、号角声,看到李成梁跃马扬鞭的身影,和努尔哈赤那双隐藏着野心的眼睛。
李成梁的一生,是功是过,很难一言蔽之。他镇守辽东三十年,大小战役数十次,斩杀敌人数以万计,确实维护了明朝边境的稳定,称得上是“辽东战神”;但他也养肥了努尔哈赤,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隐患,说他“祸国殃民”也不为过。
而他与努尔哈赤的关系,更像是一场历史的玩笑。一个是明朝的“龙虎将军”,一个是清朝的“太祖高皇帝”,一个是恩主,一个是叛将,却在辽东的大地上,演绎了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情仇。
或许,这就是历史的复杂之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李成梁的功过,努尔哈赤的崛起,都不是某一个人能决定的,而是时代的洪流,推着他们走向了各自的命运。
如今,铁岭卫的旧址上,还能看到一座不起眼的石碑,上面刻着“李成梁故里”几个字。石碑旁,有老人在晒太阳,说起李成梁,他们会说:“那是个厉害角色,能打,也能忍,只是没算到身后事啊。”
是啊,身后事,谁又能算得准呢?李成梁不会想到,他一手提拔的少年,会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努尔哈赤也不会想到,三百年后,他的王朝会和明朝一样,走向覆灭。唯有辽东的山山水水,依旧沉默地见证着这一切,把那些恩怨、那些传说,都藏进了风里,藏进了土里。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闲话清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