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有团体试图美化侵略历史,溥杰得知后,公开撰文驳斥,言辞恳切而坚定:“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的伤痕不能忘记,更不能篡改。只有正视过去,才能面向未来。”他的文章在两国引起反响,有人赞他有担当,也有人骂他“背叛”,他却淡然处之:“我只说真话,不管别人怎么看。”
晚年的他,还担任了中日友好协会理事,致力于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他带着书法作品赴日展览,在演讲中讲述自己的经历,呼吁珍惜和平。有日本青年问他:“您恨日本人吗?”他说:“我恨过战争,恨过侵略者,但普通百姓是无辜的。我和妻子的婚姻始于政治,却成了两国友好的见证,这说明人心终究是向善的。”
十、尘埃落定:最后的时光
1994年,溥杰的身体日渐衰弱,却依旧保持着规律的生活。清晨起来,他会在院子里慢慢走几圈,看看那些嵯峨浩种下的花草;午后坐在藤椅上,翻看旧照片,时而微笑,时而叹息。
弥留之际,女儿嫮生守在床边,他拉着女儿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告诉孩子们……爱中国……爱和平……”说完,缓缓闭上了眼睛。
溥杰的一生,如同一部浓缩的近代史书。他曾站在权力的边缘,也曾跌入罪恶的深渊,最终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了归宿。他的书法里,有对过往的忏悔;他的文字里,有对历史的敬畏;他的家庭里,有跨越国界的温情。
当最后一缕阳光透过四合院的窗棂,落在他用过的砚台上,那磨了又磨的墨痕,仿佛在诉说一个皇室子弟在浮沉岁月里的挣扎与救赎——最终,所有的荣光与屈辱都化为尘埃,唯有真实与真诚,留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闲话清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