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祁充格计划加强文馆与其他政治部门的合作。他打算与六部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各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然后组织文馆的研究人员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吏部在选拔官员时遇到了一些标准不明确的问题,祁充格得知后,立即组织政治研究部的人员对官员选拔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详细的选拔标准和考核方法,供吏部参考。祁充格的这个“疯狂计划”在文馆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对他的创新精神表示赞赏,认为这将极大地提升文馆的地位和作用;但也有人对这个计划持怀疑态度,觉得祁充格的想法过于大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祁充格能否顶住压力,将这个“疯狂计划”成功推行下去呢?这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又一个重大挑战。
第十四章:改革受阻,“疯狂计划”遇冷
祁充格满心期待地准备推行他的文馆改革“疯狂计划”,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无情地泼在了他的头上。这改革计划刚一提出,就遭到了各方的阻力,可谓是“疯狂计划”遇冷。
首先跳出来反对的是文馆内部的一些守旧派同事。这些人习惯了文馆现有的工作模式,对祁充格的改革计划充满了担忧和抵触。他们觉得祁充格的想法太过于激进,打破了文馆原有的平静和稳定。比如那位满文书法痴迷者阿古达,他忧心忡忡地对祁充格说:“祁大人,您这改革,又是招募各种奇怪的人才,又是设立一堆研究部门,文馆还是原来那个文馆吗?我就担心以后连安心写书法的地方都没有了。”还有一些同事担心改革后,自己的工作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失去现有的职位。他们在文馆里私下议论纷纷,对祁充格的改革计划指指点点,这使得文馆内部的气氛变得十分紧张。
除了文馆内部的反对声,朝廷中的一些大臣也对祁充格的计划表示质疑。他们认为文馆的主要职责就是处理文书和文化传播,祁充格想要将其打造成综合性政治文化智库的想法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怀疑祁充格是想借此扩大自己的权力。一位资深的大臣在朝堂上公开表示:“祁充格,文馆自有其传统的职责范围,你这所谓的改革计划,恐怕会扰乱朝廷的正常秩序。文馆若真如你所说,涉足过多政治决策领域,那还要我们这些大臣做什么?”其他大臣们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面对这些阻力,祁充格感到十分无奈和沮丧。他没想到自己一心为了后金的发展而提出的改革计划,会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但祁充格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深知改革之路必然充满坎坷,必须想办法化解各方的担忧和疑虑,才能让“疯狂计划”继续推行下去。于是,祁充格开始了一场艰难的“说服之旅”,他先是在文馆内部召开了多次会议,耐心地向同事们解释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强调改革不仅不会影响大家的工作,反而会为每个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他对阿古达说:“阿古达,你想想,等改革成功了,文馆汇聚了各方人才,说不定能有人和你一起探讨满文书法与其他文化元素的融合呢,这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吗?”同时,祁充格也在朝堂上积极寻找支持他的力量,他向顺治帝详细阐述了改革计划的可行性和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得到顺治帝的支持。祁充格能否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这个“疯狂计划”峰回路转,迎来转机呢?一切还是未知数。
第十五章:峰回路转,改革曙光初现
祁充格在面对改革阻力时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事情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变化,改革迎来了曙光。
在文馆内部,祁充格的多次耐心解释和沟通逐渐起了作用。他用实际案例向同事们展示了改革后可能带来的好处,比如通过招募专业人才,文馆在处理一些复杂文书时将更加得心应手;设立研究部门后,大家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深入研究,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慢慢地,一些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同事开始转变态度。阿古达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祁充格,他兴奋地说:“祁大人,听您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这改革挺有意思的。说不定以后我真能和那些有学问的人一起研究出满文书法的新花样呢!”其他同事见阿古达都改变了想法,也纷纷表示愿意给改革一个机会。文馆内部的阻力逐渐减小,大家开始积极参与到改革的筹备工作中来。
在朝堂上,祁充格的努力也没有白费。顺治帝在听了祁充格的详细汇报后,对文馆改革计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治帝深知,后金要想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全面的规划。祁充格的计划正好符合他对国家发展的期望,于是决定支持祁充格的改革。顺治帝在朝堂上公开表态:“祁充格所提文馆改革计划,朕以为颇具远见。文馆作为朝廷文化与信息中枢,若能如祁充格所言,进行改革完善,必将为我大清之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诸位爱卿,当全力配合。”有了顺治帝的支持,那些原本质疑祁充格的大臣们也不好再公开反对,改革的外部压力也大大减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闲话清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闲话清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