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集 苇茎救肺
渭水渡口的晨雾还未散尽,双经渡已跟着那队商旅踏上西行的路。商队领头的是个精瘦的汉子,姓赵,脸上刻着常年风霜留下的沟壑,见双经渡背着药箱,一路总忍不住多问几句:“先生,您看我们这队伍里的病号,真能靠着河边那芦苇治好?”
双经渡正蹲在路边,指尖捻着一株刚采的苇茎。这苇茎青绿中带着点枯黄,截面处渗出清润的汁水,他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清苦气漫开来。“赵头领,《金匮要略》里说‘苇茎汤治肺痈,咳唾脓血’,这苇茎看似寻常,实则能清肺热、利水道,正是治肺痈的要药。”他抬头时,晨光刚好穿过薄雾落在他脸上,眼神里带着笃定,“只是得采那新鲜粗壮的,药效才足。”
说话间,队伍后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双经渡快步走过去,见一个穿蓝布短打的后生正扶着树干弯腰喘息,袖口沾着点点暗红的血迹。后生叫阿福,才十六岁,跟着叔父跑商队,三天前开始咳,昨天竟咳出血来,吓得整夜没合眼。
“让先生看看。”赵头领粗声粗气地招呼着,伸手想把阿福扶直,却被双经渡拦住。
“别动他,让他缓缓。”双经渡半蹲下来,轻声道,“张口我看看舌苔。”
阿福哆嗦着张开嘴,舌面红得像燃着小火苗,苔却薄得几乎看不见。双经渡又伸手按在他腕脉上,指尖下的脉搏跳得又快又急,像擂鼓似的。“脉数而实,舌红苔薄,咳唾脓血,确是肺痈。”他收回手时,眉头微蹙,“再拖下去,恐要溃脓穿孔。”
阿福的叔父在一旁听着,脸都白了:“先生,这…这还有救吗?我们带的药都吃完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有苇茎在,就有救。”双经渡站起身,望向河边那片茂密的芦苇荡,“赵头领,劳烦让两个精壮的弟兄跟我去采苇茎,越多越好。”
赵头领当即点了两个汉子,跟着双经渡往河边走。芦苇荡里的露水打湿了裤脚,冰凉的潮气顺着布料往上钻。双经渡却像不觉着冷,专挑那些茎秆挺直、叶片翠绿的芦苇下手,用随身携带的小刀齐根割下,还不忘教那两个汉子:“看这节,间距匀的,芯里不空的,才是好的。”
割了约莫半捆,他忽然停住脚,指着一株芦苇根部:“你们看,这根须旁长的是什么?”
两个汉子凑过去,见是几株贴地而生的小草,叶片圆圆的,边缘带着锯齿,开着细碎的白花。“这…这不是婆婆丁吗?田埂上到处都是。”其中一个汉子挠挠头。
“正是蒲公英。”双经渡弯腰采了一把,根茎断裂处冒出白色的乳汁,“这草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苇茎配在一起,治肺痈更得力。”他把蒲公英塞进药箱,又道,“再找找有没有薏苡仁,若是能寻到,这方子就更全了。”
谁知这话刚说完,就见阿福的叔父提着个布袋子跑过来,老远就喊:“先生!您看这是不是您要的薏苡仁?”袋子里装着半袋灰白相间的颗粒,圆滚滚的,正是薏苡仁。
“你怎么会有这个?”双经渡又惊又喜。
“这是俺家婆娘给带的,说煮水喝能祛湿,路上一直没舍得吃。”叔父搓着手,笑得有些不好意思,“先生要是能用,全拿去吧,只要能救阿福。”
双经渡接过布袋,指尖触到薏苡仁坚硬的外壳,心里忽然一暖。他点点头:“够了,有这些,药就能配了。”
回到商队歇息的土坡下,双经渡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当灶台,用三块石头支起个陶罐,又让汉子们拾来干柴。他先把苇茎切成寸段,和薏苡仁一起放进罐里,加了河水,生火煮沸。火苗舔着罐底,发出“噼啪”的声响,水汽袅袅升起,带着苇茎的清苦气。
趁煮药的功夫,他走到那些患病的商旅中间。除了阿福,还有三个汉子也在咳,只是没咳血,只是痰里带着腥气。其中一个黑脸汉子叹道:“先生,俺们这病,会不会是招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前几天路过那片荒坟,夜里就听见鬼哭…”
这话一出,几个病患都变了脸色,连旁边帮忙拾柴的汉子也停下了手。双经渡却笑了笑,指着陶罐里翻滚的苇茎:“诸位可知,这芦苇生在水边,任风吹雨打,却总能扎根泥土,岁岁枯荣?”
众人愣愣地看着他,不知他想说什么。
“《金刚经》里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病不是鬼祟,是湿热郁在肺里,就像芦苇荡里积了死水,久了会发臭。”双经渡的声音不高,却像清泉流过石滩,“我们用药把这‘死水’排出去,再让心定下来,病自然就好了。”
他蹲在黑脸汉子身边,见他手里攥着块护身符,边角都磨破了。“你这护身符,是求来保平安的?”
汉子点点头,声音发紧:“是在庙里求的,花了三两银子呢,怎么还是生病了…”
“平安不在符上,在心里。”双经渡拿起他的手,轻轻掰开,“你夜里总想着鬼哭,心神不宁,肺火就更旺,这病怎么好得快?不如试着把心放在这药香上,闻着这苇茎的气,想着它在帮你清肺,或许会好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经问渡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双经问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