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他来到宣传科。这个年代的宣传科作用有限,主要负责写宣传稿、广播通知、组织唱歌等活动。至于公关、舆论引导这类事,刘照天也不敢让他们插手。于是简单交代几句后,他便走了。
之后,刘照天直接去了厂长办公室。昨天人多,大家只是来销假;今天他独自前来,是专门向厂长汇报工作的。
刘照天到访,刘峰喜形于色,热情地请他落座。
他称赞刘照天的草原之行成果显着,不仅个人受到表彰,整个工厂也因此获得上级嘉奖。领导正着手完善他提出的质量管理体系,计划在一两年内全国推广。国家级报纸也报道了他的事迹,让他声名大噪。
刘峰询问升任主任后对下一步工作的规划。刘照天表示听从组织安排。
刘峰告知厂内有两种意见:一方认为他任职时间尚短,需在主任岗位上积累经验;另一方则认为他能力出众,可接任机修厂厂长。刘峰想听取他的想法。
刘照天思忖片刻。主任职务已无太多实务,人事科与宣传科运转顺畅,只需偶尔签字。虽然升任分厂厂长可能引人非议,但机会难得。
他询问刘峰,自己是否真有资格担任厂长,毕竟资历尚浅,恐引起不满。
刘峰笑道,众人认可他的能力,但特殊时期,有人建议暂缓晋升。然而,刘峰认为他年轻有为,出身好,工作勤恳,无需畏惧。即便有人挑刺,也难寻把柄,因此建议他直接出任厂长。
时光飞逝,刘照天担任机修厂厂长已三月有余。他与于海棠感情迅速升温,虽未突破最后界限,却已十分亲密。
与此同时,何雨水传出怀孕喜讯。因孕程尚早,妊娠反应轻微,她仍照常工作。
对刘照天而言,这无疑是双喜临门。
然而,京城百姓却难展欢颜。夏日将至,自播种以来几乎无雨。刘照天察看过田地,庄稼因缺水长势萎靡。加之粮食短缺危机,今年粮荒必将更加严峻。
还没等刘照天回过神来,街道办和居委会就发布通知,宣布从当天开始实施粮票改革。
文件一下发,每个粮站门口都排起百米长队,人们争先恐后地兑换粮食。
大家渐渐明白文件内容:粮食总重量不变,但粗粮比例提高了。以前的棒子面算是粗粮,改革后被归为“粗细粮”一类。
结果现在每个月粮食中,红薯和土豆占了一半的比例。
可这些东西根本没法跟玉米面比。一斤玉米面烙成饼,够一家三口吃一顿;要是换成红薯、土豆,想吃饱得两三斤才行。
不仅街上的人忙活起来,连一向沉寂的四合院也热闹了。
停了快半年的全院大会,终于重新召开。事情闹得太大,必须立刻解决。
在大院生活,该守的规矩还得守。
就算刘照天不想参加,这会也得去。
他猜肯定是因为兑换粮食的事。
消息传得有早有晚,先知道的人不少已经兑到了粮——有粮本、有钱,符合条件,粮站没理由不兑。
这批人自然最高兴,哪怕下个月兑换方式会变,那也是以后的事。
可大多数人还没兑到。
于是你怪我、我怪你,整个大院乱成一团。
全院大会上,依旧是三大爷阎埠贵先发言。
他又是讲道理、又是劝和,可一涉及大家切身利益,根本没人听他的。
三大爷没办法,干脆把矛盾引向刘照天。
阎埠贵直接说:“刘照天现在是厂长,肯定比咱们早知道消息。大家也知道他忙,别怪他没通知咱们。”
“但他家粮食肯定比大伙儿足。”
他又转向刘照天:“你就当做点好事,先把粮食借给大伙,下个月发了粮再还你。”
院里人一听,都朝刘照天看去。谁都知道他当上了厂长,人脉广,肯定更早得到风声。
而且全院就刘照天一家没去兑粮。一时间,所有目光都聚在他身上。
刘照天听了阎埠贵的话,气得够呛——这年头哪有借粮食的?刘照天要是借了,下个月他们拿什么还?他们自己每月的口粮都不够吃。
再看大院里一张张等着占便宜的脸,刘照天索性挑明了说:眼下谁家不缺粮?我这粮食也是托人弄来的,三大爷的意思难道是让我把自家口粮拿出来分给大家不成?
虽然心里恼火,但看着众人那期盼的眼神,刘照天清楚,今天不表示表示,肯定要犯众怒。
他于是说道:“我媳妇雨水怀着孕,怎么也不能让孕妇挨饿。这样吧,我从自己口粮里拿出二十斤玉米面,分给大家,也不用还了。”
“但要是平均分,每家也就一两斤,一顿就吃完了,没什么意思。我建议分给两户,一家十斤,好歹能顶几天。你们商量好分给谁,再来找我拿。”
何雨水在一旁忍不住埋怨:“这二十斤玉米面够咱家吃半个月了,现在粮食多紧张你不知道吗?”
见周围人多,刘照天赶紧把她拉回屋里。
他对何雨水解释:“今天阎埠贵算计我,我不出点血,肯定招人记恨。咱们还得在这院里住,就当破财消灾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