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那场“意外”发生、玉维真来过之后,他的野望就不止于筹码了。
他有所预料……困住了他们几乎近百年的这场生死矛盾,即将解开那个关键的结。
玉先生留下一场大火离开,过去还不到48小时。
肯顿没有闭过一秒的眼睛。
他的同僚、朋友,参股的各位话事人,也陆陆续续在他的通知后赶到了。一开始,他只让人去告诉金斯伯格和斯隆先生,但是这座基地中有无数双来源不同的眼睛。几个人在现场,等于一群人都知道了。
此刻他没有对消息泄露的愤怒,只有对实验的兴奋……与忐忑。倘若是复现时什么都没发生怎么办?倘若他只是触达某个关键节点却没有更进一步的思路又怎么办?金斯伯格先生和斯隆先生是整个基地的奠基人,实验如果有所突破,他们在场最好。问题是如果什么都没发生……
肯顿不想年纪轻轻就经历一轮又一轮的弹劾与打压然后被送去冷冻。
他的专业是医学相关的智械仿生理论,有一定的实验基础,所以这时亲身上阵。玉先生离开之后开展的几次试验中,确实有再次出现了“不死者”短暂恢复活动的情况,但生命迹象又迅速消失了。研究人员怀疑过是不是外界刺激的滞后反馈,不过在从前的实验中,“滞后”并没有这么久,“反馈”也没有这么明显。他们好像逐渐摸出了规律,一是实验对象要保持躯体完整,尤其是大脑完整;二是需要给实验对象建立一套内循环,简而言之就是注射体液——人造血浆的效果不如血库中从人体直接提取出的;至于再提供什么刺激,电流还是化学物质,好像大同小异。
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三个所谓的必备条件,在过往的实验中必然组合出现过,那时怎么没有出现哪个实验对象“复苏”?就近的耗材肢解焚烧得差不多了,最近他们用的都是“存货 ”。
过去二十年三十年横死的人、出于某些目的必要死的人、没必要死的人……在轻量型工业和服务业投入使用的“人”,没被劳作彻底磨损消耗成白骨的“人”,还勉强保持着壮年且清晰的面貌,卸下了行为限制器,被牢固束缚在实验床上。
“Q列第37组实验四度复现,可以进行了。”
亡灵之主久锈的镰刀,终于开始缓慢挥动。
在整个《生化危机》系列游戏和影视作品中,丧尸是怎么诞生的?起先,是一个有很多想法的人工智能,“失手”打破了一管病毒。
接下来,出于对安全的考量,所有的出入口都必须关闭。断电使电梯启动紧急制动措施,但慌乱的人群一拥而上,超载后电缆断裂,还活着的人在急速坠落中被楼层与电梯门的交界切断脖子。
为了防止基地的病毒外泄,需要有人进入启动自毁程序。但踏入其间的小队不知道,人工智能可以操控电源和各类开关,但是没义务去操控什么器械合拢通风橱、封闭通风管道。
丧尸是由什么驱动活动和捕食行为的?他们只对人类的气息和新鲜血肉感兴趣,动物又不在他们的食谱上。游戏设定不强求于硬科技基础,张天心不怎么刨根究底;然而这些系列小世界也是,很多根本无法用逻辑和技术解决的问题,就这样轻飘飘夹在在“世界背景信息”中被投放给任务者——早在任务之前,被投放到npc、世界居民头上。
他不知道,这里会演变成《生化危机》中的浣熊市吗?或者《惊变》系列?这个社会本身就是畸形的,尽管少了人工智能的扰动,但更尖锐的矛盾摆在所有人面前,不死者多数还佩戴着行为限制器,像狗、像驴、牛、骡马一样被使用。病毒不是问题,累积了许多年的生死、人工选择的生和死,才是问题。
对这个问题估计肯顿·谢尔比先生会有许多感言。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喜欢101次任务失败请大家收藏:(m.20xs.org)101次任务失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