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楼修为最为扎实,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我武当修行,首重根基,以大黄庭养体内一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追求天人合一,与道合真。”
“气为力之基,神为意之主,气与神合,方能感应天地,施展妙法。譬如剑气,亦是体内先天一气与外天地灵气交感,以神意驾驭,凝而不散,方显威力。”
他阐述的是道家正统的炼气法门,强调内在修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
洪洗象在一旁听着,眼神有些飘忽,似乎神游天外,又似在思索更深层的东西。
当王重楼提到“天人合一”时,他下意识地喃喃接了一句。
“天道……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便是最大的有为。剑也好,气也罢,不过是道的载体,执着于形,反而落了下乘……”
这话声音不大,却如石投静水,让在座几人皆是心中一动,李淳罡也挑了挑眉,多看了这迷糊小道士一眼。
李淳罡性子狂放不羁,最不耐烦那些条条框框,闻言嗤笑一声,打断道。
“王牛鼻子,你们道家那一套温吞水似的修炼,未免太过麻烦!老夫认为,武道一途,唯精唯纯,唯诚于剑!什么气啊、神啊,说得天花乱坠,都不如我手中一剑来得实在!”
他顿了顿,眼中迸发出惊人的神采,继续道。
“剑道有四境,剑招、剑势、剑气、剑意!寻常武夫,拘泥于剑招变化,不过是下乘功夫。能领悟剑势者,借天地之势压人,已算登堂入室。而剑气,乃自身修为与剑道理解的体现,凝气成罡,无坚不摧!至于剑意……”
他声音陡然高昂,周身一股睥睨天下的凌厉意境自然散发,让坐在稍远处的青鸟、吕钱塘感到呼吸一窒。
“剑意,是神,是魂,是武者自身意志与信念的极致凝聚!是属于自己的‘道’!老夫的‘两袖青蛇’,便是极致的剑气运用,诡谲狠辣,防不胜防。”
“而‘一剑仙人跪’,则是剑势与剑意的结合,引天地之力,携无上剑意,迫使强敌俯首!”
最后,他傲然道:“至于那‘一剑开天门’,乃是超越招、势、气、意的极限一击,是向这天地、向那所谓仙佛问剑!是老夫的剑道终极!管他什么天道规则,我有一剑,便可开天!”
老黄依旧佝偻着身子,眯着眼,吧嗒着旱烟,仿佛快要睡着。
待李淳罡慷慨激昂地说完,他才慢悠悠地磕了磕烟袋锅,沙哑着开口。
“李老哥的剑,是天上仙人的剑,大气。俺老黄的剑,是地上走卒的剑,实在。”
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
“俺没啥大道理,就觉得剑嘛,就是用来杀敌、护主的。俺那几招,都是从江湖厮杀里琢磨出来的。俺最得意的,是那‘剑九’。”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在空中虚划了一下。
“俺给它取名‘六千里’。这一剑,没啥花哨,就是把俺这辈子走过的路,看过的景,受过的苦,心里头那点舍不得、放不下,都融到这一剑里头。出的不是剑气,是俺的命,是俺这一辈子的念想。所以,它叫六千里。”
话语平淡,却蕴含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凉与壮阔,连李淳罡都沉默了片刻,微微颔首。
楚狂奴抱着他那柄九环金刀,坐在角落,听着这些关于“剑”的高深讨论,不由得撇了撇嘴,粗声粗气地哼了一声,却没说话。
他一身武功走的是刚猛霸道路子,对于这些精微的剑道划分,实在插不上嘴,只觉得这些玩剑的心眼太多。
而青鸟和吕钱塘,则几乎是竖起了耳朵,一字一句如饥似渴地听着。
青鸟精于枪法,但武道殊途同归,顶尖剑道高手的感悟对她启发极大。
吕钱塘更是兼修剑法与诡异内功,此刻听到李淳罡论剑意、老黄谈剑中之“命”,只觉得以往许多晦涩之处豁然开朗,体内《葵花宝典》与《赤霞剑诀》的内力都隐隐有活跃之势。
朱瞻基端坐主位,面容平静,眼神却异常专注。
他融合万相真经与前世见识,自身道路更偏向于包容万法,直指本源,但对于具体的“剑道”,他的理解确实不如在座几位浸淫此道数十年的宗师深刻。
此刻,他将李淳罡关于剑意、剑势的论述,老黄那将自身情感意念融入剑法的“笨办法”,王重楼以气御剑、天人感应的法门,甚至洪洗象那看似不着边际却暗合大道的只言片语,都一一记在心中。
以其强大的神魂进行推演、消化,汲取其中的精华,融入自身的万相武道体系之中。
他就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武道智慧。
听到精彩处,朱瞻基也结合自己的感悟开口道。
“诸位所言,皆乃真知灼见。在下浅见,无论是剑招、剑势、剑气、剑意,亦或是王掌门所修之气与神,归根结底,皆是对‘力量’与‘规则’不同层面的运用与体现,可谓之‘万法皆相’。”
“然诸相非道,执着于任何一‘相’,皆有可能偏离本质。若能‘见相非相’,不为表象所惑,直窥其内核之理,则万法归一,融会贯通,举手投足,皆可为剑,皆含道韵。”
他这番话,格局宏阔,立意高远,既肯定了各家之长,又点出了超越之道。李淳罡眼中露出欣赏,王重楼抚须沉思,洪洗象更是眸光闪动,仿佛被触动了某种深层次的感悟。
这场论道持续了将近一日,直到夕阳西下,霞光染红了大殿飞檐,众人仍觉意犹未尽,各有收获。
喜欢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二十八部绝世武功助我君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