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弦胡琴的嘶吼,在第二天清晨(如果地下也能称之为清晨的话)依旧没有停歇。老人像是上了发条的木偶,维持着同一个姿势,用同一种摧残神经的噪音,填充着这片地下的每一寸空隙。江诗韵蜷在火堆旁,眼皮沉重,却无法真正入睡。那琴声不是音乐,是刮骨疗毒的刀,一下下,剐蹭着她本就脆弱的神经。
她不再试图用语言去打破什么。语言在这里是苍白的,甚至是一种亵渎。她只是听着,任由那声音将自己里里外外洗刷一遍,洗去最后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只剩下赤裸的、求生的本能。
老人拉累了,会停下来,机械地往铁罐里添水,掰碎硬馒头扔进去,煮成一锅糊糊。他吃一半,推给江诗韵一半。依旧没有交流。吃完,他便又拿起琴,或者开始整理他那似乎永远也整理不完的废品。他将一个扭曲的钢筋用石块敲直,动作专注得像在修复一件艺术品。
江诗韵的腿还在隐隐作痛,但更痛的是心。老邢被捕时那双决绝的眼睛,范俊武可能面临的处境,像两条毒蛇,啃噬着她。她不能永远躲在这里,像一只真正的老鼠。
第三天,或者第四天?时间在地下失去了刻度。老人外出了一趟,回来时,蛇皮袋是空的。但他带回了外面的气息——一种无形的、紧张的氛围。他浑浊的眼睛看了江诗韵一眼,比划了几个手势。江诗韵看懂了:外面,查得很严。她的通缉令,贴得到处都是。
希望,像被水浸透的纸,一点点沉下去。
沉默像霉菌,在两人之间滋生。江诗韵觉得再不说点什么,自己就要被这沉默和琴声逼疯了。她不再看老人,而是对着那跳动的、微弱的火苗,开始说话。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这地下的亡魂。
“他叫范俊武……脾气很坏,像头倔驴。”她扯了扯嘴角,像是在笑,却比哭还难看,“我们第一次见面,他撞翻了我的箱子,还凶我……”
她断断续续地说着。说南城大学林荫道上的初遇,说那些针锋相对又莫名悸动的日子,说训练馆里他笨拙的保护,说天台上他沉默的疏离。她说他的好,他的坏,他藏在暴躁外表下那颗赤诚又容易受伤的心。
“他爸爸……叫范建国。”她说出这个名字时,声音抖了一下。她看到老人的手指在琴弦上微不可查地一顿。
她开始讲述那个被掩盖的悲剧,讲范建国如何从一个受人尊敬的工程师变成“受贿自杀”的罪人,讲老邢如何像一头孤狼,蛰伏多年只为揭开真相,讲他们如何拿到证据,又如何像丧家之犬一样被追逐,最后,老邢如何在她眼前被拖走……
她说得很乱,没有逻辑,时常哽咽。她不确定老人是否在听,或许他早已封闭了自己的世界。但她需要说,需要把这些压得她喘不过气的恐惧、委屈和愤怒,倾倒出来。这是她唯一能做的,对抗这无边黑暗和绝望的方式。
“……邢叔叔,他叫我跑……他让我一定要活下去……”她的声音终于带上了崩溃的哭腔,泪水滴落在膝盖上,晕开一小块深色的痕迹。
琴声,不知何时停了。
老人依旧背对着她,佝偻的背影在火光下拉得很长,像一座沉默的山峦。地下空间里,只剩下火苗轻微的噼啪声,和她压抑的抽泣。
长久的寂静。
然后,一声极其沙哑、像是生锈的铁片摩擦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范……是个好人。”
只有这五个字。干涩,艰难,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江诗韵混沌的意识。她猛地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向那个背影。
老人没有再说话。他放下胡琴,站起身,动作迟缓地走到他那堆“床铺”旁,蹲下身,从枕头底下,摸索着,再次拿出了那个生锈的铁皮盒子。
这一次,他没有避开江诗韵。他打开盒子,里面除了那张泛黄的合影,果然还有别的东西。几份折叠得整整齐齐、但边缘已经脆化的旧报纸剪报,以及一个用油布包裹着的小小笔记本。
他将盒子放在火堆旁,示意江诗韵可以看。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江诗韵颤抖着伸出手,先拿起那些剪报。是十几年前的《南城日报》,报道的都是关于“南城新港货运枢纽工程”的进展,溢美之词充斥版面,称其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范建国的名字,偶尔以“工程技术骨干”的身份出现在不起眼的角落。
然后,她拿起那个笔记本。很小,很薄,纸质发黄,字迹是蓝色的钢笔水,因为年代久远而有些洇开、模糊。这不是日记,更像是一种零碎的、随手记录的工作笔记和思绪。
她翻看着,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
“……三月十五日,地基勘探数据复核,与初步设计有出入,提请二次勘测,被项目部驳回。言成本考虑。”
“……四月二日,进场钢筋标号疑似不符要求,抽检样本被调换。范工私下表示忧虑。”
“……五月十日,连夜赶工浇筑三号泊位承台,监理缺席。范工与施工方发生争执,不欢而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于晨曦星辉处等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于晨曦星辉处等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