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这刨刀太好用了!”阿木兴奋地喊道,举起硬木给众人看,“你们看!这么硬的木,刨得比软木还光滑!以后做木梁、木窗棂,再也不用费力气了!”
种植区的青壮也拿到了青铜锄,在地里试了试——一锄下去,不仅刨开了坚硬的土层,还能带起一层土,锄刃没有丝毫变形。“比铜锄硬多了!之前的铜锄刨这硬土,早变形了!”青壮们欢呼起来,在地里挥舞着青铜锄,干劲十足。
第五步:锻打强化——火淬韧增,精修刃口
修整好的青铜工具,还需要最后一步:锻打强化。这一步是为了消除工具内部可能存在的微小气泡,让金属结构更紧密,同时调整刃口的硬度和锋利度。
张轩在冶炼区支起三个铁砧(用厚铜板外包硬木,比之前的铁砧更耐用),将青铜工具分批放进小熔炉加热——农业工具加热到600℃(青铜变软但不熔化),建筑工具加热到650℃(需要更高硬度),木工工具加热到620℃(兼顾锋利和韧性)。
“锻打要按工具用途来用力!”张轩握着阿木的手,教他锻打青铜刨刀,“刨刀刃口要薄,锻打的时候要轻一点,顺着刃口的方向敲,别敲变形;斧刃要厚,用力敲,让刃口更结实。”
青壮们轮流锻打:锻打青铜锄时,重点敲锄身和锄刃的连接处,让两者结合更紧密;锻打青铜犁铧时,要敲刃口,让刃口更锋利;锻打青铜斧时,则要敲斧身,让斧身更厚重,不易断裂。
锻打的“砰砰”声在冶炼区回荡,伴随着青铜工具与铁砧碰撞的清脆声响,像一首欢快的歌。每一件工具都要锻打至少五十次,加热两到三次,确保内部气泡完全消除,结构紧密。
鹿溪在旁准备了一盆冷水(加了薄荷,能让青铜更快冷却),每当一件工具锻打完成,就立刻放进冷水里——“滋啦”一声,水汽升腾,青铜工具在冷水的作用下,硬度会进一步提升,还能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生锈。
“这叫‘淬火’,能让青铜更硬、更耐用。”张轩给青羽解释,“就像咱们冬天冻过的兽皮更结实一样,青铜淬火后,也会变得更强。”
青羽似懂非懂地点头,看着一件件青铜工具在淬火后变得更亮,眼里满是崇拜:“神尊,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这些工具太厉害了!”
第六步:精细打磨——砂磨抛光,器成可用
最后一步是精细打磨。青壮们和妇女们分工:青壮负责打磨斧、凿、犁铧这些大件工具,用粗砂岩磨表面,细砂岩磨刃口;妇女们则打磨锄、刨刀、锯条这些相对精细的工具,用细磨石反复打磨,直到工具表面泛着均匀的淡青黄色光泽,刃口锋利得能划破兽皮。
打磨青铜锄时,要重点磨锄刃——磨成弧形,既能轻松刨土,又不容易卷刃;打磨青铜犁铧时,要磨刃口的角度,确保翻地时能切入土层,还能把土翻起来;打磨青铜刨刀时,要磨刃口的平整度,让刨出来的木面光滑;打磨青铜锯条时,则要磨齿痕,让齿更锋利,锯木头更快。
阿木打磨完自己的青铜锯条后,立刻找了一根碗口粗的硬木,试着锯了一下——青铜锯条来回拉动,木屑不断落下,没一会儿就锯断了硬木,锯口平整,没有毛刺。“比石锯快太多了!之前锯这么粗的木,要半个时辰,现在一刻钟都不用!”阿木激动地说,手里的锯条都舍不得放下。
种植区的青壮打磨好青铜犁铧后,立刻装在木犁上,拉到地里试耕——蛮牛拉着木犁,青铜犁铧轻松切入土层,翻出的土垄整齐均匀,比之前的铜犁尖快了三倍,青壮们不用再费力压犁,跟在后面扶着犁柄就行。
傍晚时分,30件青铜工具全部完成:8把青铜锄锃亮锋利,4个青铜犁铧规整耐用,6把青铜斧厚重结实,5把青铜凿尖锐细长,4把青铜刨刀平滑精致,3把青铜锯条齿痕细密。张轩将工具按用途分配:8把锄和4个犁铧分给种植区,6把斧和5把凿分给建筑队,4把刨刀和3把锯条分给木工坊,每一件工具都用兽皮包裹好,防止运输时磕碰。
接下来的几天,青铜工具在部落里迅速普及,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
农业种植区
之前用铜犁尖翻地,每天只能翻半亩地,还得频繁磨犁尖;现在用青铜犁铧,每天能翻两亩地,犁铧磨一次能用三天。青壮们再也不用天不亮就起床磨工具,下午还能留出时间给大豆苗除草、施肥。木长老看着绿油油、长势整齐的大豆田,笑着说:“有了青铜犁铧,今年秋收的大豆肯定能多收三成!”
青铜锄也成了种植区的“宝贝”——之前的铜锄刨硬土容易变形,现在的青铜锄不仅能刨硬土,还能用来挖野菜、松土,妇女们也能轻松使用。青羽跟着母亲(新归附部落的妇女)在野菜园用青铜锄挖荠菜,一边挖一边说:“这锄真轻,还好用,比石锄省力多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