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燕的“家庭手工社”,在提心吊胆与烟熏火燎中,如同狂风里的一豆烛火,勉力维持着摇曳的光亮。订单时多时少,如同乍暖还寒时节捉摸不定的风,让她本就紧绷的神经随之起伏。同院胡寡妇那指桑骂槐的刻薄话语,早已成了挥之不去的背景杂音,晓燕只能充耳不闻,将全副心神埋首于面盆与鏊子之间,用劳作的汗水抵御内心的不安。
这日下午,她正猫在狭小的屋里,弓着腰用力揉捏着盆中光滑的面团,为傍晚的订单做准备。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响亮的拍门声,伴随一个中气十足、穿透力极强的女高音:“周大娘!快开门呐!街道妇联来探望您啦!”
晓燕心里猛地一沉,手中的面团险些脱手滑落。街道妇联?怎么会找到这里?第一个窜入脑海的念头便是胡寡妇将她举报了!霎时间,她脸色煞白,手忙脚乱地想将面粉袋和油罐子藏到床底或灶台后,仿佛那敲门声已是催命的符咒。
房东周奶奶倒是颇为镇定,应了一声,不紧不慢地趿拉着布鞋前去开门。
院门吱呀打开,一位年约四十多岁、剪着齐耳短发、身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卡其布制服、腋下夹着个半旧牛皮公文包的中年妇女,风风火火地迈步进来。她身后跟着个面容稚嫩、手拿笔记本的年轻姑娘,显得有些腼腆。这中年妇女目光炯炯,一进院子便如探照灯般四下扫视,瞬间便锁定了晓燕那间冒着袅袅热气、飘散着食物香气的小偏房。
晓燕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僵立在自家低矮的门槛内,沾满面粉的双手无所适从地悬在半空。
周奶奶脸上堆起惯常的温和笑容:“身子骨硬朗着呢,难为王主任您还惦记着。今儿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王主任!晓燕依稀记起,王大妈闲谈时似乎提过,街道妇联有位王主任,办事雷厉风行,嗓门洪亮,是个热心肠的干部,只是这热心有时过于澎湃,让人有些招架不住。
王主任果然直奔主题,手指径直指向晓燕的小屋,声音洪亮:“周大娘,您这院里啥时候添了这么个……生产点啊?这香味儿,勾得人馋虫都出来了!是做啥好吃食的呢?”话音未落,人已自来熟地朝晓燕这边大步走来。
晓燕紧张得手心沁出冷汗,舌头像是打了结:“主……主任好……我,我就是自己弄点吃的……”
“自己弄吃的?”王主任眼睛一亮,人已到了门前,毫不客气地伸着脖子朝里张望,“哎哟喂!这地方收拾得倒挺利落!小姑娘一个人住?瞧瞧,这又是白面又是香油的,搞家庭副业呢?”她不等晓燕回答,便扭头对身后的记录员小张高声道:“小张!记下来!个体经营,食品加工类别!这完全符合我们鼓励妇女同志自力更生、搞活经济的政策嘛!是典型!要重点关注!”
年轻的小张姑娘连忙低头,在本子上唰唰记录。
晓燕彻底懵了。这……这情形与她预想的查处场面截然不同,倒像是……来表彰鼓励的?
王主任已是抬脚迈进了这间逼仄的小屋,虽转身都显局促,她却毫不在意。她伸手摸了摸糊墙的旧报纸,掂量了一下晓燕用了多年的小铁铲,又凑近装秘制酱料的陶罐深深一嗅。
“嗯!喷香!是正经粮食的香味儿!”王主任大声赞叹,随即猛地一拍大腿,声响吓了晓燕一跳,“小姑娘!你这不就是我们妇联眼下要大力寻找和扶持的先进典型吗?新时代的妇女,就得有你这种不依赖、不等待,用双手创造价值的精神头!”
晓燕一时语塞,完全跟不上这位主任跳跃的思维节奏。
“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了?原是哪个单位的家属?”王主任连珠炮似的发问,目光灼灼。
晓燕只得依实回答。
“林晓燕!好!这名字透着一股子伶俐劲儿!”王主任闻言,又是一巴掌拍在自己腿上(晓燕暗自担心她那腿是否受得住),情绪愈发高涨,“晓燕同志!你的情况我大致明白了!家庭存在实际困难,但人穷志不短,自强自立!非常好!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提倡!”
她情绪激动,开始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其实也就两三步的距离):“但是!恕我直言,你现在这个生产经营模式,太原始!太落后!缺乏必要的组织性和规范性!这样小打小闹,就像河沟里的小舢板,难经风浪,成不了大气候!”
晓燕刚放下的心又倏地提了起来。
“不过你别担心!”王主任话锋一转,气势如虹,“既然组织上发现了你这棵好苗子,就绝不能放任不管!这样,你抓紧时间准备一份简单的材料,写个申请,加入咱们街道刚成立的‘妇女创业互助小组’!我来给你当介绍人!到时候,有机会申请无息的小额贷款!参加街道组织的技能培训!还能优先使用咱街道办事处的公共宣传栏,扩大知名度!”
无息贷款?技能培训?上宣传栏?这一连串从天而降的好消息,砸得晓燕头晕目眩,几乎怀疑自己尚在梦中。难道真是时来运转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