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孙秀英联合指挥部”商定的策略,核心明确:每月十元,划定边界,购买安宁。
然而,这十元钱的交付,却需讲究“战术”。最终议定,由王主任与赵大军陪同晓燕前往。王主任代表组织的威严与调解的公正,赵大军则负责在必要时,以其特有的方式施加压力,充当无形的后盾。
选在一个周末的午后,估摸着林卫国应当在家。晓燕将那十张折痕深刻、边缘磨损的一元纸币紧紧攥在手心,指尖因用力而泛白。这薄薄的纸钞,此刻重若千钧,它不仅是对现实的妥协,更像是对内心深处某种坚持的玷污与屈辱。
王主任仔细抚平了蓝色制服上最后一道褶皱,努力将表情调整到介于公事公办与不容置疑之间的状态。赵大军则刻意套了件印着模糊骷髅图案的旧汗衫,双臂肌肉贲张,试图营造出几分市井的威慑。
三人沉默地走向那栋浸透着晓燕复杂记忆的筒子楼,脚步在空旷的楼道里回响,一声声,敲在心上。
敲门。门开了一条缝,露出林小宝怯生生的脸。他看见门外的阵势,尤其是陌生的王主任和一脸不好惹的赵大军,吓得“啊呀”一声,扭头就往里跑,带着哭腔喊道:“妈!姐回来了!还…还带了两个人!”
系着油腻围裙的孙秀英从厨房探出身,目光扫过三人,在王主任身上停顿片刻,脸色微变,随即习惯性地叉起腰,嘴角下撇,那套熟悉的咒骂眼看就要脱口而出。
王主任抢先一步,声音不高,却带着街道干部特有的、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秀英同志,我们今天来,是代表街道,就林晓燕同志独立生活后,与家庭存在的经济分担问题,进行一次正式的调解和情况了解。”
“组织介入”这顶帽子扣下来,孙秀英的气焰顿时被压下去一截。她可以对晓燕肆意撒泼,但在“公家”面前,终究存着几分忌惮。
林卫国佝偻着背从里屋挪出来,见到王主任和面色不善的赵大军,更加手足无措,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搓揉着衣角,嗫嚅道:“王主任…您…您怎么亲自来了…进…进屋说吧…”
王主任并未挪步,就站在门口这片公共区域,声音清晰地足以让左邻右舍隐约捕捉到关键词:“我们了解到,晓燕同志自力更生后,在家庭经济责任方面与你们产生了一些分歧。街道的态度是,鼓励青年自立,但也提倡子女在能力范围内,对原生家庭尽到应有的赡养责任。”
她刻意使用了“赡养责任”一词,将晓燕置于一个相对主动和道德的位置。
孙秀英听到“赡养”,眼睛倏地一亮,像是嗅到了猎物气息,但嘴上依旧不饶人:“她尽啥责任了?光瞅着她把钱往那没影的窟窿里扔…”
“经过我们初步核实晓燕同志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实际困难,”王主任不容置疑地打断她,语气转硬,“她同意,每月支付十元钱,作为对家庭的必要生活补贴。这是她现阶段能承受的极限,也符合本地的普遍情况。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
“十块?!”孙秀英的嗓音瞬间拔高,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十块钱够干啥?她租那大仓库眼都不眨,糊弄鬼呢?!”
“孙秀英同志!”王主任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目光锐利,“请注意你的态度!晓燕同志创业初期,投入巨大,举步维艰!这十块钱,是她从牙缝里硬省出来的!街道支持青年创业,但绝不纵容无理索取!如果你们认为这个方案不合理,我们可以提请厂工会和妇联介入,组织公开评议!”
“厂工会”、“妇联”、“公开评议”这几个词像一连串冰雹,砸得孙秀英气焰又矮了几分。关起门来的家丑,她不愿,也不敢彻底闹到台面上。
赵大军适时地晃了晃膀子,吊儿郎当地插话,声音带着点混不吝的劝解:“阿姨,十块钱不少啦!细水长流嘛。晓燕妹子一个人在外头风里雨里扑腾,多不容易?您就当心疼闺女,各退一步,海阔天空。非要闹得鸡飞狗跳,大家脸上都挂不住,何苦呢?”
林卫国在一旁,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只发出细微几不可闻的声音:“…十块…就十块吧…孩子…也挺难…”
孙秀英目光扫过一脸正气的王主任,瞥过不像善茬的赵大军,再瞪一眼不成器的丈夫,知道今日难以占到更多便宜。她狠狠剜了始终低着头的晓燕一眼,猛地伸出手,近乎粗暴地一把夺过那叠钞票,手指飞快地捻点一遍,迅速塞进裤兜,鼻腔里重重哼出一声:“算她还没黑透良心!往后每月一号,准时送回来!晚一天,少一分,我都跟她没完!”
说罢,扭身撞回厨房,“砰”地一声巨响,将门摔得震天响。
一场家庭经济纠纷,就以这种冰冷、近乎交易的方式,暂时画上了句号。
晓燕心中没有半分轻松,反而像是被掏空了一块,冷风飕飕地往里灌。这十块钱,仿佛买断了她与这个家最后一丝摇摇欲坠的、名为亲情的联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