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燕和顾知行赶到医院时,冯青山已是气若游丝。他拉着晓燕的手,浑浊的眼睛望着她,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已发不出清晰的声音。最后,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指了指晓燕怀里那几本刚刚失而复得的册子,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然后,手臂无力地垂落下去。
这位饱经风霜、将一身技艺和满腹辛酸都带入黄土的老人,终究没能看到“桂香斋”重新飘扬的那一天。
晓燕跪在病床前,失声痛哭。冯青山的离世,像最后一根稻草,几乎压垮了她。失去了这位技艺的魂,就算有方子,有铺面,又能如何?
顾知行默默地站在一旁,脸上也满是悲戚。他轻轻扶起晓燕,低声道:“晓燕,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冯师傅走了,但他的托付还在。这‘桂香斋’,现在全靠你了。你得挺住!”
晓燕抬起泪眼,看着顾知行,又看看怀里那几本承载着冯青山和几代人心血的册子,一股混合着悲伤与责任的巨大力量,在她心底滋生。是啊,她不能倒下去!
处理完冯青山的后事,晓燕仿佛变了一个人。她抹干眼泪,将所有的悲痛都化为了力量。她一边着手清理废墟,筹备重建,一边带着那几本册子,和从县城调来的老师傅们一起,没日没夜地泡在临时租用的一个小作坊里,试图凭记忆和记载,复原“金丝蜜枣”和其他几样招牌点心。
然而,复原点心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火候,糖色,配料的比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几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不是甜腻不堪,就是失了那独特的果木香气。老师傅们开始有些气馁,连晓燕自己,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疲惫。
这天深夜,她又一次对着失败的蜜枣样品发呆,只觉得头痛欲裂,眼前阵阵发黑。就在这时,作坊的门被轻轻推开,顾知行提着一个保温桶走了进来。
“听说你几天没好好吃东西了。”顾知行将保温桶放在桌上,里面是熬得糯软喷香的小米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先吃点东西。”
晓燕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粥,鼻子一酸,差点又落下泪来。
顾知行看着她憔悴的样子,叹了口气,在她对面坐下,拿起一颗失败的蜜枣,仔细看了看,又掰开闻了闻。“晓燕,你有没有想过,”他忽然开口,语气平静,“或许,我们太执着于‘复原’两个字了?”
晓燕抬起头,不解地看着他。
“冯师傅的手艺,固然登峰造极。但时代在变,人的口味也在变。”顾知行缓缓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做出和几十年前一模一样的‘金丝蜜枣’呢?我们能不能……在保留其魂——也就是那独特的果木香和醇厚口感的基础上,结合现在的材料和工艺,做一些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改良呢?”
他拿起那本记载着“金丝蜜枣”的册子,指着上面一行关于“陈年桂花酱”和“后山老枣树”的记载:“这些东西,如今难寻。但我们能不能用别的优质桂花和枣子替代?能不能在熬糖的火候上,再做一些调整,让它甜得更清雅?”
这番话,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晓燕混沌的脑海!是啊,她一直钻在牛角尖里,只想着一比一地复原,却忘了技艺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传承,不是死守,而是活化!
她猛地站起身,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顾同志,你说得对!俺明白了!俺知道该怎么做了!”
看着重新振作起来的晓燕,顾知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坚韧的女人,已经找到了新的方向。
而与此同时,在省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一场针对晓燕和那几本幸存册子的新阴谋,正在悄然酝酿。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已经盯上了那个叫栓子的铁匠铺学徒……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