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二为一的队伍,承载着更多的希望与沉甸甸的责任,继续坚定不移地向着东北方向的洛阳前进。
接下来的七天路程,虽不似之前南下荆州时那般带着明确寻访目标的急切,却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坦途。为了周全地照顾身体初愈、尚显孱弱的黄旭,队伍刻意放缓了行进速度,日出而行,日未落便早早寻觅歇息之处,有时甚至不得不露宿于荒郊野岭。
每当夜幕降临,篝火在荒野中跳跃燃起,映照着围坐的众人。黄忠会细心地为儿子掖好御寒的披风,检查他是否穿戴暖和;
黄夫人则会取出凌云特意吩咐携带的小陶罐,将里面每日不曾间断的冰糖雪梨置于火边小心温热,然后看着黄旭乖巧地小口小口喝下那清甜温润的汤汁。
太史慈,黄忠分成两班,一丝不苟地轮流守夜,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沉沉的夜色,警惕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无论是野兽还是匪类。
风餐露宿固然辛苦,但令人无比欣慰的是,黄旭的脸色一日红润过一日,原本瘦弱得可怜的身躯似乎也悄悄结实了些,长了些许薄肉,脚步越来越稳当,那恼人的咳嗽声自离开襄阳后,竟真的一次也未曾再响起。
他甚至能在中途休息时,跟着一直细心照顾他的姐姐、十三岁的黄舞蝶,在安全的营地附近慢慢走上几小圈,脸上洋溢着属于他这个十岁孩童的、久违了的轻松与好奇的笑容。
这日复一日、清晰可见的康复景象,如同最好的慰藉,驱散了旅途的疲惫,成为了支撑所有人前行的最佳良药。
第七日午后,当那传说中雄伟恢弘、象征着帝国权威的洛阳城廓,终于如同巨兽般缓缓出现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凌云和心志坚韧的太史慈,也不由得被眼前这磅礴的景象深深震撼了。
远远望去,洛阳的城墙高耸入云,墙体绵延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如同一条沉睡万年的土黄色巨龙,默然盘踞在蜿蜒的洛水之滨,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雄浑,远远超越了众人此前见过的任何一座城池,包括富庶的襄阳。
越是靠近,那股独属于帝国心脏的、扑面而来的威严与繁华气象便越是迫人。宽阔如带的护城河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巨大的吊桥坚实厚重,高大的城门楼如同山岳般巍然耸立,其上旌旗招展,守城的兵士个个甲胄鲜明,手持长戟,神色肃穆,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进出的人流。
随着缓慢移动的人流车马,通过那幽深高大、需要仰视的城门洞,眼前的景象更是豁然开朗,让人目不暇接。
笔直宽阔如同棋盘主干道的天街,足以容纳十数辆马车并排驰骋,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颜色的旌旗招牌迎风招展,贩卖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流光溢彩的绫罗绸缎、香气四溢的精美食物以及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
街上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浮世绘:有衣着华贵、乘车策马前呼后拥的士族公卿;有高鼻深目、操着异域口音、牵着骆驼的西域胡商;有行色匆匆的官吏差役;也有众多普通的市民、挑担引车的货郎、嬉戏追逐的孩童……。
各种喧闹之声——叫卖声、议价声、车马声、笑语声——汇成一片巨大而充满活力的声浪,冲击着耳膜。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煎炸食物、浓郁漆器与人体汗味混合的复杂气味,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这座帝国都城的极致富庶、海纳百川的包容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这就是……洛阳……” 即便是心志坚韧如黄忠,此刻握着缰绳的手也不由得微微收紧,看着眼前这远超他半生想象极限的繁华盛景,喃喃自语,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震撼。
他身后的马车里,一直安静乖巧的黄舞蝶也终于忍不住,悄悄掀开车帘的一角,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充满好奇与惊叹地打量着这座只在父亲和说书人口中听闻过的天下第一城。
连一向沉稳如山、喜怒不形于色的太史慈,身处这帝都的磅礴气派之中,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背,眼神中流露出肃然之色。
凌云此行洛阳,并非漫无目的的游历,而是有着明确的目标。他并未让自己过多沉浸于眼前令人眼花缭乱的繁华,而是按照既定的计划,直接前往拜见自己老师蔡邕的至交好友,同时也是海内闻名、德高望重的大儒,现任议郎的卢植。
卢植的府邸位于洛阳城内相对清静文雅的官宦区域,门庭并不像某些权贵那般追求显赫奢华,青砖灰瓦,显得朴素而庄重,但门楣之上悬挂的匾额与两旁立着的石兽,却自有一股清正刚直、不容亵渎的气度。
凌云递上拜帖,用的依旧是“凌风”这个化名,但特意附上了老师蔡邕的亲笔书信作为引荐,以示郑重。
不多时,府内管家便恭敬地将凌云一人引入书房(太史慈、黄忠等人则被引至门房偏厅等候)。书房内陈设简朴,却充满了书卷气息,四壁皆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