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站在殿中,听着这些冠冕堂皇却充满私心的言论,气得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他怒视着为首的袁隗,再也抑制不住胸中的愤懑,朗声驳斥,声音因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
“太傅!诸位同僚!尔等口口声声制度法度,岂不闻‘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朔方郡新经战火,百废待兴,北有匈奴虎视眈眈,东有鲜卑不时寇边,此正乃危急存亡之秋!边塞要地,正需熟悉当地情势、勇猛善战、能得军民死力之将领镇守!”
“难道要一味拘泥于那些繁文缛节,死守着不知变通的所谓‘资历’,而坐视边郡安危于不顾,置北疆百万生灵于胡虏铁蹄之下吗?!到底是边关的安定重要,还是尔等口中的‘制度’更重要?!”
一旁同样位列公卿,且深知边事艰难、对凌云在朔方的事迹有所耳闻的名将皇甫嵩、朱儁等人,此刻也面露强烈的不满之色。
皇甫嵩更是忍不住,从鼻子里发出一声清晰的冷哼,虽未出班,但那不满的低语却足以让附近的人听见:“哼!边关将士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保得一方平安,到头来,倒还不如某些人在这温香软玉的朝堂之上坐论空谈,玩弄权术!”
朱儁亦是眉头紧锁,看着袁隗等人那副道貌岸然、却全然不顾边塞实际情况,只知维护自身集团利益的做派,眼中充满了深深的厌恶与无奈。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灵帝,此刻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他既得了这对让他爱不释手的稀世珍宝,心情正是大好的时候,内心深处是颇想答应卢植所请,做个顺水人情,也算对得起这对“祥瑞”。
但另一方面,以太傅袁隗为首的这些世家重臣,其联合起来的反对意见又如此强大,声势不小,他虽贵为天子,但登基以来早已习惯了被外戚、宦官乃至这些世家大族所牵制,深知他们的能量与根基,不得不有所顾忌,不愿轻易与之正面冲突。
他手中依旧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光滑冰凉、诱人心魄的琉璃杯,感受着那奇妙的触感带来的愉悦,目光在下面争执不休、明显分成两派的臣子脸上扫过,最终有些烦躁地摆了摆手,打断了双方的争论,声音带着一丝不耐与和稀泥的意味。
“好了好了!此事……事关重大,容朕……容后再议!祥瑞之事,朕心甚慰,朔方军民忠心,朕已知晓,自有封赏。至于蔡邕赦免与朔方郡守人选之事……今日朝议已久,暂且不提,容朕细思。退朝!”
说完,竟不再给卢植、皇甫嵩等人任何再次进言的机会,在内侍的高声唱喏与小心翼翼簇拥下,亲手捧着那对琉璃杯,仿佛捧着绝世奇珍,脸上带着满足而又有些意犹未尽的喜色,转回后宫去了,将那满殿的争议与暗流留在了身后。
卢植怔怔地看着灵帝那迅速消失在帷幔之后的背影,又缓缓转过头,看向对面那群面带不易察觉的得色、正从容整理衣冠、准备退朝的以袁隗为首的官员,只觉得一股巨大的无力感与愤懑充斥胸腔,拳头在袖中紧紧握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知道,事情果然如预料般,甚至更为艰难,有袁氏这等盘根错节的庞然大物明确阻挠,想要顺利让凌云接掌朔方郡守之位,绝非一番慷慨陈词或一对琉璃杯就能轻易办到的。
真正的较量,那朝堂之下更为隐秘、更为复杂的博弈与争斗,此刻,才算是刚刚拉开了序幕。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