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阁内,更是别有洞天,仿佛瞬间隔绝了外界的尘嚣。
庭院内布置得极为精巧,假山层叠嶙峋,有清泉潺潺流过其下,几丛修竹随风摇曳,发出沙沙轻响,各处恰到好处地点缀着正值花期的名品菊花,或黄或白,或紫或红,清幽异常,暗香浮动。
主楼内灯火通明,却光线柔和,不觉刺眼,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品质极佳的檀香与清冽的墨香,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传入耳中的并非靡靡之音,而是清越空灵的古琴与婉转深沉的洞箫合鸣,更添几分高雅意境。
厅内轩敞,已然聚集了不少宾客,皆是人模人样,衣着光鲜得体,举止斯文有礼,一眼望去,竟无半个粗俗之辈。
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负手品评悬挂于墙上的名家字画,或围坐低声讨论着某篇诗词歌赋的妙处,气氛融洽而高雅,交谈之声也控制在恰到好处的范围。
若非凌云早已知晓此地乃是洛阳顶级的青楼“芳泽阁”,他几乎要以为自己是不小心闯入了某位风雅名士精心筹办的私人文化沙龙。
太史慈何曾见过这等阵仗?他想象中的青楼,应是喧嚣嘈杂、莺歌燕舞、酒气熏天之地。
此刻身处这清雅得不染尘埃的环境,看着周围那些谈吐不凡、引经据典的文人墨客,只觉得浑身僵硬,手脚都不知该如何摆放,仿佛自己这身劲装与佩刀与此地格格不入,只能绷着脸,亦步亦趋地紧跟在凌云身后半步之处。
压低声音,带着十足的困惑道:“主公,这……这地方,怎么跟俺想的那种……那种地方,完全不一样?这也太安静,太……太雅了点儿?”
凌云倒是颇为适应,仿佛鱼入水中。他目光扫过厅内陈设与宾客,低声对太史慈笑道:“此乃顶级的雅集,非是寻常吃酒取乐、寻欢作乐之所。子义,既来之,则安之,放开些,且静静观察,看看这洛阳城中最负盛名的销金窟……或者说,‘雅窟’,究竟有何不同凡响之处。”
他的到来,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在场士子的注意。昨日在王允司徒府上,《小池》诗作者“凌风”公子应邀前来芳泽阁的消息显然已经不胫而走。
不少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他,带着好奇的打量、深入的探究,以及几分对于其昨日展现出的卓绝才华的认可与欣赏。
凌云对此坦然自若,脸上带着淡淡的、恰到好处的微笑,在引路小厮的恭敬带领下,步履从容地向着内里更为精致、更为幽静的雅间走去。
他知道,今夜这场名为“秋韵”的雅集,或许并非简单的风花雪月,而是另一番风云际会、才智交锋的开始。
而那位素未谋面,却已名动洛阳、引得无数才子竞折腰的头牌清倌人来莺儿,究竟是何等风华绝代、心思玲珑的人物?
即便是他,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一丝 期待与好奇。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