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厅内众人沉浸于清越的丝竹雅韵,或低声交换着对某幅字画的见解,或探讨着先前提及诗作的精妙之处时。
一阵更为清脆、富有韵律的环佩叮咚之声,如同玉石相击,自那面绘制着远山淡水的巨大屏风后悠悠传来。
这声音不大,却奇异地穿透了厅内原有的嘈杂,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随即,在两名身着淡绿衣裙、容貌清秀的侍女左右簇拥下,一道窈窕曼妙的身影,缓步走入灯火辉煌的厅中。
刹那间,仿佛厅内所有的光华,无论是壁上宫灯流泻的暖黄,还是案头烛火跳跃的明灿,都自发地汇聚、萦绕于她一人之身,将她映衬得宛如月宫仙子临凡。
来莺儿身着一袭素雅却不失华贵底蕴的月白蹙银长裙,裙摆如流云般曳地,行动间似有清风相随,雪浪翻涌。
面上依旧覆着一层质料轻薄的素白面纱,将其绝色容颜遮掩得若隐若现,朦朦胧胧,愈发引人遐思。
仅露出的那双眸子,真真是以秋水为神,以寒星为魄,眼波流转间,清澈见底,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却又在清澈之下,蕴含着一种似是看透世情、历经风尘洗礼却始终未曾沉沦、反而淬炼出的独特风韵与坚韧,顾盼之际,流光溢彩,勾魂夺魄,令人不敢逼视,又舍不得移开目光。
她并未刻意卖弄半分风情,甚至连一个多余的眼神都无,只是那般静静地、遗世独立地立于厅中,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场无可争议的焦点,一种无形却强大的魅力场悄然扩散开来,攫住了每一个人的呼吸。
厅内顿时陷入了一种近乎凝滞的安静,先前所有的交谈声、品评声都消失了。
几乎所有男性的目光,无论老少,都如同被磁石吸引般,牢牢地聚焦在她身上。
那些自诩风流、见惯了美色的世家子弟们,眼中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极致的惊艳、难以自持的痴迷,以及深藏其下的、属于雄性本能的占有与贪婪之色。
有人甚至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了身体,喉结滚动,仿佛恨不能立时穿透那层碍事的薄纱,将这份惊心动魄的绝色看得更真切、更彻底些。
若非此地是讲究风雅格调、规矩森严的芳泽阁,若非来莺儿本身身份特殊、拥趸众多且不乏权势之辈,恐怕早已有人按捺不住心头的躁动,做出失仪的举动。
“小女子来莺儿,见过诸位公子。” 她的声音如同深谷幽涧中传来的黄莺初啼,清脆悦耳,悠扬动听,却又巧妙地糅合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冰雪般的疏离与清冷,既不失礼数,又明确地划定了距离。
“蒙诸位不弃,拨冗莅临此次‘秋韵’雅集,莺儿感怀于心,在此谢过。” 她微微敛衽一礼,动作优雅无可挑剔。
简单的开场致意后,雅集便进入了众人期待的正题。依旧是文人雅士最热衷的诗词唱和,此番以“秋”为引,众人或是拿出早已精心准备、反复推敲的得意之作,或是被现场气氛感染,即兴创作,纷纷起身吟诵,都希望能凭借佳句,博得台上那位绝代佳人哪怕一丝的青睐或赞许。
厅内气氛逐渐热烈起来,确实不乏辞藻优美、意境深远的佳作出现,引得阵阵真心实意的喝彩与低声讨论。
更有那消息灵通之人,按捺不住炫耀,低声向同伴透露:此次雅集与以往不同,若能拔得头筹,魁首将有幸受邀,与来莺儿姑娘于其香闺之外的精致茶室,单独品茗论艺,深入交流……甚至,若机缘契合,或许有机会能与佳人共度一段不为外人所知的良宵。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激得不少本就对来莺儿抱有幻想的世家子弟们如同打了鸡血般,个个面色潮红,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力求能吟出惊世之作,脱颖而出,赢得这令人艳羡无比的“彩头”。
然而,与此番热烈竞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凌云却始终安然端坐于自己的席间,神色平静无波,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争夺都与他无关。
他只是偶尔与身旁那位因环境过于“雅致”而显得浑身紧绷、手脚都不知该如何安放的太史慈低声交谈一两句,悠闲地品着几上清香四溢的茗茶,目光淡然地欣赏着厅中助兴的轻柔歌舞,俨然一副纯粹旁观者、局外人的姿态,并无任何下场参与作诗竞逐的意思。
他此行前来,主要目的仍是借机扬名与观察洛阳各方人物动态,并不想主动卷入这种带着明显“狎昵”彩头的竞争中,尤其这“彩头”还是一位身处风尘、虽极负盛名却也极易惹来是非争议的女子。
就在诗会渐近高潮,几首颇受好评的诗作吟罢,众人私底下议论,都以为此番魁首大概率将在那几位素有才名、且今日发挥稳定的热门人选中产生时。
一直静坐主位、偶尔对佳作微微颔首的来莺儿,却忽然抬起如玉的纤手,轻轻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止住了台下一位正清了清嗓子、准备吟诵下一首诗作的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国群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