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午间,在一处官道旁的客栈打尖歇息。杨慎命书童单独为碧落准备了一间上房,并送来了几套崭新的女子衣物——虽仍是细麻布所制,样式也普通,但比起碧落身上那套灰扑扑的粗布衣裙,已是天壤之别。
“仓促准备,恐不合姑娘心意,权且将就。”杨慎隔着门,声音温润有礼。
房门关闭。碧落解下粗布头巾,褪去那身沾染尘土与伪装气息的粗布衣裙。客栈房间的铜镜虽不甚明澈,却足以映现她此刻的形容。洗去灰土,现出一张毫无血色、如冰雕玉琢的面容。眼底那抹幽寂冷光,在卸去世俗遮蔽后,愈发清晰。她换上杨慎备好的细麻衣裙,料子剪裁合度,虽无半分纹饰,却意外契合她清冷的气质。那是一种洗尽铅华后的纯粹,一种非尘世所有的空灵与洁净。当她推门步下楼梯时,原本略显嘈杂的客栈大堂,霎时静寂了一瞬。
杨慎正于柜前吩咐伙计备办干粮,闻声回首,目光触及碧落身影,骤然僵立原地。那双澄澈眼眸中,瞬间盈满极致的惊艳与震撼,恍若初次窥见月宫仙子的真容。然此惊艳间,全无半分狎昵之意,唯余纯粹的对超凡之美的惊叹与敬畏。他猛地回神,觉察己身失态,白皙面颊顷刻涨红,慌忙俯身拾捡账簿,动作慌乱不堪。
“姑……姑娘……”他声音有些发紧,低着头不敢再看,“衣物……可还合身?”
“甚好,多谢杨公子。”碧落的声音依旧平静,仿佛未曾察觉自己带来的震动。她行至桌旁落座,姿态自然,却带着一种无形的疏离。
马车继续北行。或许是方才的震动打破了最初的拘谨,也或许是碧落那不似凡俗的气质激发了少年探求的本能,杨慎的话语逐渐增多。他不再专注于书本,开始尝试与碧落交谈。起初仅是小心翼翼地询问碧落北行的目的地,见碧落仅答“访亲”后未见不耐,便渐渐打开了话匣。
他谈论所读的圣贤书,谈论孔孟之道,谈论为官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他谈论大胤律法,说起“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理想,亦无奈地提及现实中胥吏的贪酷与律法执行的不公;他谈论朝廷的科举取士,眼中闪烁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憧憬;他也谈论这世道女子的不易,慨叹那些被幽闭于深闺、命运不由己的才女,言语间流露出超越年龄的同情与不平。
“家母常言,女子亦当明理知义。然世俗礼法,若重重枷锁……”杨慎喟然长叹,语气恳切。
碧落多时只是静默聆听,间或发问一二。其问题往往切中要害,看似简洁,却总能触及杨慎言语中隐伏之矛盾或世情之本质。
“律法条文,由何人执笔?由何人释义?”她问道。
“王子若犯律条,果真与庶民同罪,受同等裁断?”她复问。
“女子既明理知义,缘何不得如男子般应试为官,亲破桎梏?”她再问。
其声清冷如寒泉,每一问皆似投入静水之石,于杨慎心湖中激起层层扩散的涟漪。此等诘问,有些他亦曾朦胧思及,却从未如此清晰锐利地直面;有些则全然颠覆其固有之认知。他时而无言以对,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激动援引典籍加以辩驳,然在碧落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幽寂眼眸注视下,渐觉己身论证之苍白。他从未遭遇思维如此通透、见解如此独到之女子。其理解力卓然,杨慎费尽口舌阐释之繁复概念,她往往片刻间便能把握精髓,甚而反诘出更为深刻之洞见。
杨慎眼中的好奇与惊叹,沉淀为一种近乎崇拜的欣赏。他谈论时政的目光愈发热切,分享读书心得时也愈加细致。他甚至拿出自己研读的经义注解,与碧落探讨其中精微的义理。看着她专注聆听的侧脸,看着她偶尔因领悟精妙之处而闪动的眸光,少年心中那片从未惊扰的平静湖面,不知不觉间,因这缕清冷目光,悄然泛起了无法平息的涟漪。一种混合着倾慕、好奇与强烈探知欲的情愫,如同初春藤蔓,悄然滋生,缠绕上少年懵懂的心房。
碧落敏锐地捕捉到杨慎眼神的变化,那灼热让她体内盘踞的阴寒都隐隐躁动。她微微蹙眉,望向窗外飞逝的荒原。凡人的情愫,如同朝露,短暂而易逝。但这突如其来的牵扯,却像一根无形丝线,在她本已复杂的因果命盘上,悄然缠上一线。她想起冥府那些因情爱沉沦百世的魂魄,指尖在袖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缕忘川寒气。此行入世,只为寻找度化仙君转世残魂,这无端生出的枝节……她眸光微敛,眼底深处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澜。
碧落姿态依旧沉静,宛如一尊冷玉雕琢的塑像,周身却散发着无形的疏离感,较此前更为显着,将车厢内残存的些许交谈暖意彻底冻结。
杨慎执卷之手略微收紧,指节泛白。他敏锐地捕捉到这无声的拒绝。方才碧落在他论及某处典故时,那双曾因理解而偶现微光、专注聆听的幽寂眼眸,此刻唯余深潭般的沉寂,不再迎向他的目光,甚至在他试图延续话题时,不着痕迹地避开。少年心头那片因惊艳与知音之感而翻涌的潮水,仿佛骤然触礁。一丝清晰的刺痛掠过心间,带着少年人初萌情愫即遭冷拒的窘迫与失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念起万劫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