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深吸一口气,眼中光芒愈盛:“故而,学生心意已决:明岁春闱,必全力以赴!若得幸登科,愿为一方父母官,解民倒悬,兴利除弊!修行之事,只作为辅弼心智、强身健体、通达时务之‘器用’,绝不动摇根本之志!此志,乃学生之本心所向,纵万难不易!”
一番话语,掷地有声。清晰的目标,坚定的抉择,对“力量”与“责任”的清醒认知,以及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最朴素的执着,在这个灵气复苏、人心浮躁的时代,显得如此珍贵而有力。
碧落静静地听着,清冷的眼眸深处,第一次清晰地映入了杨慎的身影,不再是那个带着爱慕的书生,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清晰道路和坚定信念的求道者。他那份“以修行辅弼心智、强身健体、通达时务,只为更好地践行圣贤之道、为生民谋福祉”的理念,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她心中漾开层层涟漪。
她想起了孟青云体内纠缠不清的残魂与怨念,想起了为情自毁的广陵,想起了为“报恩”而走向毁灭的胡娘子……力量的失控、情感的偏执、身份的迷失……这些困扰着修士甚至仙神的难题,在这个凡间书生身上,竟被他用最朴素的“本心”和“器用”之辨,梳理得如此清晰通透!
“持何器,行何路,当问本心所向……”碧落低声重复着自己当初的自语,又似在咀嚼杨慎的答案。她看着杨慎那双充满理想光芒却又无比清醒的眼睛,清冷的语调中罕见地带上了一丝极淡的、近乎赞赏的暖意:
“杨慎。”
她第一次直呼其名。
“你之本心,澄澈如镜。以修行之力为‘器’,以圣贤之道为‘本’,以济世安民为‘志’。此路虽艰,荆棘遍布,然心志既明,道亦不远矣。”
她微微停顿,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青年,看到了更深远的东西:
“红尘如舟,人心为舵。舵正则舟稳,纵遇惊涛骇浪,亦能破浪前行;舵失则舟覆,纵有移山倒海之力,亦难逃倾覆之厄。你今日所言所择,已得‘持舵’之要。愿他日身居庙堂,面对权势倾轧、利益诱惑、乃至修士力量的眩惑之时,仍能不忘今日之志,紧握此舵,不负此心,不负……这天下期盼安稳的黎民。”
这番话,既是肯定,更是期许,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醒。她看到了他选择的道路之艰难,更欣赏他此刻的清醒与坚定。
杨慎闻言,浑身一震。碧落仙子不仅肯定了他的选择,更将他心中的理念提升到了“持舵”的高度!这比任何具体的指点都更让他心潮澎湃,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他站起身,对着碧落再次深深一揖,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激动:
“仙子金玉良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红尘如舟,人心为舵’……学生必当铭刻于心,终生谨记!他日为官,定当以民心为镜,以律法为绳,以‘护生安民’为念,纵粉身碎骨,亦不敢负仙子今日教诲,不敢负生民之望!”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清辉流淌。碧落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信念坚定的少年,清冷的眸光深处,仿佛有什么东西被悄然触动。这个凡人书生,用他最朴素的理想和最清醒的认知,给她这个俯瞰红尘的仙子上了一课——关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力量与诱惑中,坚守本心,明辨器用,持舵前行。
“月饼留下吧。”碧落的目光落回那朴素的食盒上,声音依旧清冷,却不再如霜雪般拒人千里,“天水风味,想必有其独到之处。”
杨慎眼中瞬间爆发出巨大的惊喜,仿佛比听到任何肯定都更让他开心。仙子收下了他母亲做的月饼!这是对他心意最大的接纳和尊重!
“是!谢仙子!”他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再次深深一礼,“学生……学生告退,不敢再扰仙子清修。愿仙子中秋安康,道体清和。”
他后退几步,转身离去,脚步轻快而坚定,身影很快消失在月洞门外。
碧落独坐院中,目光落在石桌上那盒散发着朴实香气的胡麻月饼上。她伸出手指,轻轻拂过食盒的边缘,指尖传来竹篾微凉的触感。
红尘如舟,人心为舵……
杨慎持舵,目标清晰,航向坚定。
而她自己呢?
孟青云那条船上,纠缠的残魂与怨念,如同混乱的罗盘和破损的帆,那舵……又该由谁来持?如何持?
她抬头,望向天边那轮将满的明月。清辉之下,书生离去的方向,似乎留下了一道名为“持守”的光芒,短暂却深刻地,照亮了她心中关于“情”、“道”、“引导”与“本心”的某些迷思。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一念起万劫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