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英一路狂奔,直到跑出几十里地,才敢停下来喘口气。他看着身后溃散的士兵,还有满地的尸体和兵器,脸色惨白,浑身发抖。他知道,这次兵败,回去肯定没法向刘瑾交代。
兵败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刘瑾的心腹得知后,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跑到司礼监向刘瑾禀报。
刘瑾听完,气得浑身发抖,一脚踹翻了身旁的桌子:“废物!真是个废物!三万精骑,居然被一个藩王打得落花流水!”
“公公,现在怎么办?”心腹颤声问道,“要是让皇上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
刘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事绝不能让皇上知道,否则他举荐不力的罪名就坐实了。“慌什么!”刘瑾眼神阴狠,“传咱家的命令,立刻封锁消息!兵败的事,只说是‘小有挫败,正在调整’,不准任何人多嘴!”
“是!”心腹连忙应道。
刘瑾又道:“另外,九边各处的急报,一律截留,不准送进宫里,也不准让内阁知道。所有关于安化王叛乱的消息,都必须经过咱家的同意,才能上报!”
“奴才明白!”
很快,更多的边关急报被刘瑾的人截了下来,堆积在灵济宫那间密室的角落里,密密麻麻的,像一座座无声的墓碑。刘瑾以为这样就能掩盖真相,却不知道,纸终究包不住火。
而安化王“清君侧,诛权阉”的檄文,却借着这场“胜利”,像野火一样,在西北大地蔓延开来。
宁夏城内,百姓们围着张贴的檄文,议论纷纷。一个卖菜的老汉指着檄文念道:“‘刘瑾蛊惑君心,窃弄威权’,这话可真说到咱们心坎里了!这些年,苛捐杂税这么多,都是刘瑾搞的鬼!”
“可不是嘛!”旁边一个书生接话,“安化王这是要替天行道,诛杀奸贼啊!我看,这刘瑾也该倒台了!”
不仅是百姓,就连一些地方官员,也对檄文的内容颇有感触。他们平日里受尽刘瑾党羽的欺压,早已心怀不满,如今安化王起兵,打出“清君侧”的口号,不少人都暗中观望,甚至有人偷偷给安化王送粮送钱,支持他的叛乱。
檄文很快就传遍了陕西、甘肃等地,甚至传到了京城附近。一些对刘瑾不满的官员,私下里也在传阅檄文,议论纷纷。虽然没人敢公开支持安化王,但大家都盼着刘瑾能早日倒台。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太监秘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