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公,陛下这口气……怕是顶不住了!”西苑万寿宫的偏殿里,道士胡大顺脸色惨白,抓着值班太监李芳的胳膊,声音抖得像筛糠,“方才陛下吞服了‘九转还丹’,突然就咳血不止,现在连眼都睁不开了!”
李芳心头一沉,猛地推开他,踉跄着冲进内殿。昏黄的烛火下,嘉靖皇帝歪躺在铺着道袍的御榻上,脸色青黑,嘴角挂着暗红的血沫,胸口微弱起伏,眼看就要不行了。几个小太监跪在榻前,吓得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
“快!传太医!快传内阁大臣!”李芳嘶声喊着,声音冲破殿宇,在寂静的西苑里回荡。他知道,嘉靖皇帝要是出事,整个大明朝堂都要天翻地覆。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紫禁城。司礼监的值房里,冯保刚接到密报,正整理着先帝的笔墨器物,闻言手中的狼毫“啪”地掉在纸上,晕开一片墨痕。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惊悸,随即迅速镇定下来:“小禄子,备车!去裕王府!”
同一时刻,京畿边关的驿道上,快马疾驰。陈矩刚协助高忠处理完军需交割,就接到了京城来的急报。他展开信纸,“嘉靖病危”四个字刺得他眼睛发疼,连忙对高忠道:“义父,京城急报,陛下病重,恐有大变!”高忠捻须的手一顿,沉声道:“立刻收拾行装,随我回京!”
万寿宫的内殿里,太医们围着御榻,忙得满头大汗。银针、汤药轮番上阵,可嘉靖的气息越来越弱。徐阶、高拱等内阁大臣披星戴月赶来,跪在殿外,听着里面偶尔传来的咳嗽声,心中焦灼不安。
“徐阁老,陛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裕王那边……”高拱压低声音,语气急促。他是裕王的老师,自然最关心储君的安危。
徐阶面色凝重:“眼下首要之事,是稳定局势。传我命令,紧闭宫门,严禁任何人随意出入,待陛下病情明朗,再作计较。”
然而,天命难违。三更时分,万寿宫传来一声凄厉的哭喊:“陛下——!”
嘉靖皇帝,这位在位四十五年、沉迷修道却又牢牢掌控朝政的帝王,终究没能熬过这一夜,龙驭上宾。
殿外的大臣们闻声,瞬间跪倒一片,哭声震天。徐阶强忍着悲痛,站起身:“诸位,国不可一日无君。高大人,你立刻去裕王府,迎裕王入宫继位!其他人,随我主持丧仪,稳定内外!”
高拱领命,转身就往外走,脚步急切。他知道,此刻每一步都关乎江山社稷,容不得半点差错。
裕王府里,冯保早已等候多时。他见高拱深夜来访,心中了然,立刻引着他去见裕王朱载坖。裕王刚从睡梦中被叫醒,听闻父皇驾崩,顿时瘫坐在椅上,泪流满面,语无伦次:“父皇……父皇怎么就……”
“王爷,节哀!”高拱跪倒在地,“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龙驭上宾,还请王爷以社稷为重,即刻入宫继位!”
冯保也上前躬身:“王爷,此刻不是悲伤之时。宫中已由徐阁老主持大局,但若王爷迟迟不到,恐生变故。请王爷速做决断!”
裕王看着眼前的两人,又看了看殿外漆黑的夜空,深吸一口气,抹去眼泪:“好!孤……孤随你们入宫!”
车队从裕王府出发,一路疾驰,直奔紫禁城。冯保坐在裕王身边,低声叮嘱:“王爷,入宫后,无论见到什么,听到什么,都需保持镇定。徐阁老、高大人会为您主持大局,您只需按礼仪行事即可。”
裕王点了点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全是冷汗。他当了二十多年的裕王,从未想过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
入宫后,徐阶率百官在午门迎接。裕王在众人的簇拥下,先去万寿宫哭祭先帝,随后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的预备仪式。冯保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边,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他看着裕王略显惶恐的背影,心中暗忖:新帝登基,正是我大展拳脚之时。
与此同时,陈矩和高忠也赶回了京城。两人刚到宫门,就被接入宫中。高忠作为三朝老臣,被徐阶请去协助主持丧仪;陈矩则被派去整理先帝的遗物,协助冯保处理宫中宦官事务。
三日后,嘉靖皇帝的哀诏正式颁布天下。举国同悲,宫中更是一片缟素。裕王在服丧二十七日后,于隆庆元年正月,正式登基,改元隆庆,是为隆庆皇帝。
登基大典当日,太和殿内,钟鼓齐鸣,百官朝贺。隆庆帝身着衮龙袍,头戴翼善冠,端坐在龙椅上,虽仍有几分青涩,却已初具帝王威仪。冯保侍立在帝侧,身着蟒纹宫袍,神情肃穆,目光扫过阶下的百官,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新朝伊始,第一道谕旨便从太和殿传出:“擢升原裕王府旧邸承奉冯保,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务。”
此言一出,朝野震动。东厂是特务监察机构,御马监则掌管部分京营兵权,这两项任命,相当于将朝廷的监察与部分军权交予冯保之手,分量极重。宫中内外顿时明白,这位潜邸旧宦,已是新帝跟前炙手可热的人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太监秘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明太监秘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