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声纳扫到‘利维坦’侧舷有 6 个不明凸起,直径约 1 米,呈环形分布,和‘别尔哥罗德’
级核潜艇 K-329 艇的舷侧导弹发射装置很像,可能是防空导弹发射口,你们的直升机得小心,那玩意儿能拦截低空目标。”
陆衍之刚要回应,战术屏幕上的子体轨迹突然变了 ——
那些小型子体没有发起攻击,反而在 “海龙” 运载器和海底装置周围停下,围成一个直径约 100 米的圆圈,像一道无形的屏障。
声纳探测仪上,代表子体的红点开始闪烁,伴随着微弱的电流信号。
“它们在释放电流!”
路屿的声音突然拔高,他调出电流分析界面,“强度 50 毫安,频率 10kHz——
这个电流强度在人体安全范围内(人体安全电流为 100 毫安以下),不会伤人,但 10kHz 的频率刚好能穿透‘蛟龙 - 3’运载器的钛合金外壳(厚度 12 毫米),检测内部的设备损坏情况和人员生命体征。
就像医院里的超声波检测仪,只不过用的是电流。”
就在这时,他的平板突然弹出一条解密提示 —— 屏幕上的绿色进度条飞速跳动,这是 2024 年刚升级的 “北斗” 加密算法,专门破解深海短距通讯信号。
几秒钟后,一行冰冷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样本状态稳定,生命体征正常,启动一级回收程序。”
“样本?”
陆衍之的瞳孔骤然收缩,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里炸开:难道龙王、李默、陈曦,这三个活生生的人,也被美方纳入了 “样本” 范畴?
他们要回收的,不仅是海底的神秘装置,还有 “海龙” 小队的成员?
如果真是这样,后果不堪设想。陆衍之清楚 DARPA 的行事风格 ——20 世纪 50 年代的 “纸夹计划” 中,美方曾将纳粹科学家的人体实验数据用于军事研究;
2010 年 “极地适应” 项目,甚至用志愿者做低温耐受实验。龙王他们一旦被带回美国,很可能会被关进秘密实验室,无休止地进行生理、心理测试,直到生命耗尽。
“滋啦 ——”
刺耳的电磁噪音突然从所有通讯频道里爆发,主屏幕瞬间变成雪花状,声纳、雷达的信号全部消失,连备用通讯频道都陷入死寂。
YLC-8E 电磁探测器的屏幕上,一道红色数值正在疯狂跳动:5000V/m。
“电磁脉冲!强度是上次的三倍!”
路屿猛地扑到备用控制台前,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
“这个强度足以烧毁 100 米内未加固的电子设备!衍哥,还好咱们去年加装了防电磁脉冲的备用系统 ——
外壳是 5 厘米厚的铜镍合金,内部有三层金属屏蔽网,屏蔽效率达 99%,现在只有这套系统能用!”
他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声音带着焦急:
“但情况还是不好!全频段干扰!我们失去了对‘长征 - 18 号’和直升机的控制!
直 - 20 的雷达彻底黑屏,李飞说只能靠目视保持编队,刚才 1 号机为了避让涌浪,高度最低降到了 100 米,差点撞到海面;
潜艇的声纳也失效了,张队说只能靠惯性导航维持深度,现在深度已经偏差了 10 米,正在排水调整,但速度很慢。”
路屿的额头上渗出冷汗,汗珠滴落在键盘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指挥中心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此起彼伏的呼吸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
就在这时,通讯屏上突然传来一阵微弱的电流声,紧接着,龙王嘶哑的声音从混沌中钻了出来 ——
那声音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带着明显的疲惫,显然运载器内的环境已经极度恶劣。
“…… 子体在切割外壳…… 用的是等离子切割,温度很高…… 舱壁都在发烫……”
龙王的声音断断续续,夹杂着金属熔化的 “滋滋” 声,
“钛合金外壳快破了…… 我能闻到金属烧焦的味道…… 舱内温度快到 40℃了,氧气应该不足 10%,陈曦已经开始头晕……”
等离子切割的温度可达 ℃,而钛合金的熔点仅 1668℃,切割过程就像热刀划黄油一样轻松。陆衍之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 装置的蓝光更亮了……”
龙王的声音突然停顿了一下,像是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我看到里面有…… 有类似血管的东西在动…… 淡绿色的液体在流…… 像血…… 可能是‘利维坦’的体液?或者是装置的能量源?”
那淡绿色的液体,陆衍之突然想起情报部门的一份报告 ——
DARPA 在 2022 年申请过一项 “生物液压油” 专利,其中提到用深海叶绿素衍生物制作的液压油呈淡绿色,具有耐高压、低凝固点的特点,难道 “利维坦” 的动力系统用的就是这种物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