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潜水员用机械臂把装置吊出水面时,所有人都围了过来。有人凑近闻了闻,只闻到一股淡淡的海水咸味,没有金属味,也没有异味;
有人用手摸了摸表面,冰凉光滑,像打磨过的玉石;小李甚至拿出手机拍照,想发给女儿看 “深海里的神奇石头”—— 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非地球起源” 的物体,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好奇和敬畏。
技术突破:信号背后的网络
指挥中心里,路屿的眼睛已经熬得通红,眼白上布满了血丝,像撒了一把红墨水;手里攥着的咖啡杯已经空了第三次,杯底还沾着褐色的咖啡渍,他都没心思洗 ——
从龙王带回数据开始,他就没离开过技术区,连午饭都是小李帮忙带的面包,咬了两口就放在一边。
他面前的屏幕上,正播放着龙王他们拍摄的子体视频 ——
视频被 “深海影像解析系统 V3.0” 放慢了 10 倍,这套系统是中科院海洋所研发的,能自动识别生物运动轨迹,准确率 98%,之前曾用于分析深海狮子鱼的游动模式。
视频共 帧,下方的时间轴上,红色标记点密密麻麻,是他和技术组标注的关键动作时刻,有些标记点旁边还写着小字备注,比如 “此处子体光纹变亮,亮度 500 流明”“子体转向角度 30 度,速度 1.8 米 / 秒”。
“你们看这里!”
他突然指着第 帧画面,声音因兴奋而提高,甚至有些沙哑,像砂纸磨过木头。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画面放大至全屏,子体的轮廓清晰地显现出来:
“这个子体靠近装置时,它的探针接触装置的角度是 37 度,离开时是 112 度 —— 我用角度仪反复测量过,误差 ±0.5 度,而且所有子体的动作误差都不超过 1 度!”
他点开旁边的 “随机动作模拟软件”,屏幕上出现了 100 次随机角度的模拟结果,误差都在 5 度以上,绿色的模拟曲线和红色的实际曲线差了一大截,像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线。
“这不是随机的,是预设好的‘仪式’,就像人类按密码的动作一样精准,一点都不差!”
路屿的声音里带着激动,双手不自觉地挥舞了一下,差点碰到旁边小陈的笔记本电脑 —— 小陈赶紧把电脑往旁边挪了挪,笑着说 “路哥,小心点,数据还没保存呢”。
技术组的小陈立刻调出装置的 3D 模型,用红色标记笔在上面标出探针接触的位置 ——
这些位置在模型上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六边形,像个奇怪的印章,每个顶点之间的距离误差不超过 2 毫米。
“路哥,你看!” 小陈把模型放大 10 倍,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纹路的细节,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敲,调出激光测厚仪的数据,
“这些位置的纹路比其他地方深 0.2 毫米(用激光测厚仪测的,误差 0.01 毫米,绝对准),我用便携式显微镜看了,里面还有细微的孔洞,直径只有 0.1 毫米,像是专门的‘能量接口’!”
“而且孔洞里检测到微量磷元素,浓度约 0.03%,可能是能量传输的介质。”
小陈补充道,“上次在南海的热泉口也发现过类似的磷元素,但浓度只有 0.005%,差了 6 倍。我已经把样本送到岸上实验室,让他们做进一步分析,应该能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磷化合物。”
更惊人的发现还在后面。路屿用 “超算 - 1000” 系统解析了运载器记录的能量波动数据 ——
这套超算的运算速度达 1.2PFlops(相当于 12 万台家用电脑同时运算),之前主要用于模拟台风路径,准确率达 95%,曾帮助东南沿海城市减少了 30% 的台风灾害损失;
这次为了分析深海信号,技术组临时调整了运算参数,把 “气象模拟模块” 换成了 “信号解析模块”。
当屏幕上跳出两条几乎重叠的绿色曲线时,路屿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咖啡杯里剩下的几滴液体溅出 1 厘米高,洒在桌面上,形成小小的褐色斑点。
“你们看!”
他指着曲线,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手都有些发抖 ——
他从事深海信号研究 8 年,从未见过这么 “匹配” 的曲线,“当子体接触装置时,装置会释放出一种频率为 3-5 赫兹的能量波动 ——
这个频率和‘利维坦’主体信号的频率完全一致!你看这两条线,几乎叠在一起了,误差不超过 0.02 赫兹!”
喜欢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