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众人,语气坚定:“我知道这很难,甚至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但是,这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对那艘宋船破坏最小,成功可能性最大的方法!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它继续在海底腐朽,或者用粗暴的方法把它拉碎吗?”
老崔沉默了,他知道郭春海说的是事实。二愣子挥舞着拳头:“干!春海哥!咱们就干这个!多难都干!”
格帕欠也最终点了点头:“可以一试。需要详细的方案和大量的准备工作。”
“好!”郭春海一拳砸在图纸上,“那咱们回去之后,就向陈教授和工作组提出这个方案!”
当“蛟龙号”再次靠上绥芬河码头时,郭春海没有先回家,而是带着那只宋代青白釉碗和记录了新沉船坐标、影像的资料,直接赶往县招待所。
陈教授看到那只釉色温润、器型古朴的瓷碗时,反应比郭春海预想的还要激烈。他捧着碗的手剧烈地颤抖着,眼镜后的双眼瞬间充满了泪水,他反复摩挲着碗身和碗底的刻款,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宋……真的是宋代的!青白釉,景德镇湖田窑的风格!看这胎,这釉,这造型……起码是南宋时期!甚至可能更早!”陈教授的声音带着哭腔,激动得几乎要晕厥过去,他的助手连忙扶住他。
当郭春海随后汇报了发现宋代沉船残骸的经过(依旧隐去了巨龟引路的关键细节,只说是扩大探查范围时的意外收获),并展示了他那个利用浮力整体打捞的“气球浮囊”构想草图时,整个临时工作组的成员都震惊了!
孙副馆长看着那草图,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利用浮力整体起浮?这……这想法太大胆了!国际上可有先例?”
陈教授则从对瓷碗的痴迷中猛地惊醒,他抓住郭春海的胳膊,急切地问道:“春海!你这法子……有几分把握?那艘宋船,比明船还要脆弱,经不起任何折腾啊!”
郭春海坦诚相告:“教授,孙馆长,这只是我一个初步的构想。把握谈不上,但这是目前能最大程度保护沉船完整性的思路。难点很多,需要集合各方面的专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张参谋长也被这个大胆的计划吸引了,他沉吟道:“如果这个方案可行,那意义就太重大了!这不仅仅是打捞一艘船,更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水下考古打捞技术!海军方面,可以提供一些深水作业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工作组经过紧急磋商,认为郭春海提出的“浮力打捞法”虽然风险极高,但理念极具创新性,值得投入力量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方案细化。孙副馆长当即决定,立刻向国家文物局和更高层汇报这一重大发现和打捞构想,请求协调材料、工程、潜水等各方面的顶级专家支援。陈教授则迫不及待地开始着手撰写技术需求和初步方案。
消息在极小的范围内严格保密地传递开来。几天后,来自京城和各大研究所的专家团队陆续秘密抵达这个小小的县城。狍子屯再次成为风暴眼,只是这一次,风暴的中心是郭春海那个看似简陋却石破天惊的“气球浮囊”构想。
一场围绕如何将一艘沉睡近千年的宋代古船安然请出水面的、跨越多个领域的科技攻关,悄然拉开了序幕。而这一切的起点,竟是郭春海看到几个旧橡皮浮子时迸发出的灵感火花。这巧思能否最终化为现实,托起那一段沉没的历史,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喜欢重生83:带兄弟赶山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83:带兄弟赶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