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的反驳如同投入滚油的冷水,瞬间引爆了火药桶!
“你才荒谬!物化女性还有理了?”
“彩礼是陋习!但女性在婚姻中的隐形付出你们算过吗?”
“地铁诬陷是少数!性骚扰才是普遍存在!”
“职场歧视数据摆在那里!装看不见?”
“生育惩罚是客观事实!男性养家压力大就可以忽视?”
“双标?你们男人既要传统婚姻的好处,又要现代恋爱的自由,到底谁双标?”
“够了!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就是!挑起对立对谁有好处?”
教室内瞬间炸开了锅!
支持眼镜女生和高大男生的学生分成泾渭分明的阵营,激烈地争论起来,互相指责,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原本安静的学术殿堂,转眼变成了观点交锋、情绪宣泄的战场。
阶级矛盾的火星,彻底点燃了性别对立的干柴,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
无数目光再次聚焦到陈阳身上,有期待,有质疑,有愤怒,也有茫然。
讲台之上,风暴眼中。
陈阳依旧静立。他没有试图用更高的音量压过争吵,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场活生生的、充满撕裂的众生相。
他的眼神深邃如古井,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喧嚣,看到了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类似的对立与纷争。
直到争论的声浪稍歇,所有的目光都带着最后的质询或期待投向他时,他才缓缓抬起手,做了一个向下轻压的动作。
一股无形的、温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随着他的动作弥漫开来,如同春风拂过躁动的麦田,激烈争吵的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目光重新聚焦在讲台上那个白发如雪的身影上。
“愤怒,源于恐惧;对立,源于隔阂。”陈阳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沉钟,“指责对方‘贪得无厌’或‘双标’,除了宣泄情绪,加深裂痕,于解决问题毫无裨益。将复杂的社会矛盾简化为‘男女对立’的二元标签,更是思维的懒惰和对真相的遮蔽。”
他走下讲台,走到教室中央的空地,目光平和地扫过刚才激烈争论的双方代表。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人性。”陈阳的声音带着一种哲思的深邃,“无论男女,人性深处,都渴望安全、认同、尊严与价值实现。这是普世的。”
他指向那个提问的短发女生:“你为张莉莉可能的困境发声,源于对弱势者处境的共情和对公平的渴望,这很好。”
他又指向那个高大的男生:“你为孙超的付出和可能遭遇的不公感到愤怒,同样源于对公平的诉求,这也没有错。”
他停顿了一下,话锋如刀,切入核心:“但问题在于,你们,以及网络上无数参与这场争论的人,是否真正看见了对方诉求中那合理的部分?是否在扞卫自身立场时,不自觉地妖魔化了对方整个群体?”
“指责女性‘拜金’时,是否忽略了消费主义和社会压力对她们的重塑?是否忽略了历史上女性长期被剥夺财产权和独立经济地位造成的路径依赖?《礼记·内则》规范妇德,班昭《女诫》强调柔顺,千百年的规训,塑造了部分女性将自身价值依附于婚姻和男性的思维惯性。打破它,需要时间,更需要社会提供更公平的起点和更多元的上升通道。一味指责,如同对着溺水者喊‘你为什么不会游泳’。”
“同样,”他目光转向高大男生和后排的男同学,“指责男性‘既得利益’‘忽视女性付出’时,是否也忽略了传统性别角色赋予男性的沉重枷锁?‘男主外’的压力,‘养家糊口’的责任,社会对男性‘坚强’‘有担当’的刻板期待,同样让他们喘不过气。古代男子十五而‘束发’承责,现代青年面对的经济压力犹有过之。当他们感到付出得不到认可,甚至被污名化时,产生孙超式的挫败和愤怒,情有可原。”
陈阳的剖析,剥离了情绪的外衣,直指双方立场下隐藏的共同人性需求和各自背负的历史与现实枷锁。
“造成张莉莉和孙超悲剧的,不是简单的‘男’或‘女’的标签,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困局!”
陈阳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其一,是阶层跃升通道的板结!当个人奋斗难以改变命运,婚恋便承载了过多超越情感本身的功利期待。如同明清寒门士子,唯有科举一途,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其焦虑与扭曲可想而知。张莉莉视婚恋为‘捷径’,孙超视付出为‘投资’,根源皆在于此!
其二,是价值观的混乱与失范!消费主义鼓吹‘精致生活’为成功标准,部分自媒体贩卖焦虑、挑动对立以博流量,传统家庭伦理与现代个人主义激烈碰撞……个体在信息洪流中迷失,缺乏稳定、健康的价值坐标来判断何为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与情感。张莉莉被‘独立女性’人设反噬,孙超将情感投入等同于金钱债务,皆源于价值体系的混乱!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沟通的失效与信任的崩塌!他们未能建立基于平等、尊重和清晰规则的相处模式。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来调和期望的差异,缺乏足够的信任去理解对方的困境。如同晚明党争,各执一词,攻讦不休,却无人愿意倾听对方话语中的合理内核,最终玉石俱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