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青林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金黄的稻浪在秋风中翻滚,山间的果园里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连空气中都飘散着稻谷和果实的清香。
李腾一大早就来到石泉村,今天是山泉水厂新生产线正式投产的日子。经过灾后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不仅受损的设施全部修复,还新增了一条全自动灌装线。
李委员,一切都准备好了。耿大山迎上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新生产线投产后,日产量能达到三千桶,是原来的三倍! 李腾仔细查看了新生产线。崭新的不锈钢设备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正在做最后的调试。车间的墙上,质量就是生命的标语格外醒目。 很好。李腾满意地点头,不过产量上去了,质量更要保证。
您放心,水厂厂长赶紧说,我们新建了标准化实验室,每批产品都要经过六道检测程序。 上午九点,投产仪式正式开始。吴国忠书记、赵晓波镇长等镇领导都来了,县工信局的同志也专程前来祝贺。在热烈的掌声中,吴国忠和李腾共同按下了启动按钮。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第一瓶石泉山泉从生产线下线。李腾拿起一瓶水,仔细端详着新设计的包装:蓝色的商标上,青林乡韵四个字格外醒目,下方是青林镇的地形轮廓。 这个包装设计得很好。吴国忠赞赏地说,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不失现代感。
这是请省里的专业公司设计的。李腾介绍道,我们要把青林乡韵打造成一个区域性知名品牌。
投产仪式结束后,李腾又来到藤编合作社。这里的变化更大,灾后重建不仅恢复了生产,还实现了升级换代。 新建的展厅里,各式藤编产品琳琅满目。有实用型的篮筐篓盒,有装饰性的灯罩挂饰,还有创新型的文创产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新开发的系列——青林记忆,将藤编与青林镇的山水元素相结合,每件产品都讲述着一个青林故事。 李委员,您看这个。陈老根捧出一个精美的藤编画框,里面是用细藤编织的青林镇全景图,这是咱们合作社的新产品,已经接到省城画廊的订单了。
太精美了!李腾由衷赞叹,陈大爷,您的手艺真是越来越精湛了。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陈老根谦虚地说,年轻人点子多,他们想出来的新花样,我帮着实现。 展厅的另一角,几个年轻人正在通过网络直播销售产品。这是李腾灾后推动的新举措——发展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家人们看过来,这款藤编台灯是我们青林镇的传统工艺...主播小芳熟练地介绍着产品,在线人数已经突破千人。 直播效果怎么样?李腾问。
特别好!小芳兴奋地说,昨晚一场直播就卖出去两百多件,有很多都是回头客。 离开合作社,李腾又赶往中药材基地。这里的景象更让人欣喜。灾后补种的中药材长势良好,新扩建的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刘明正带着省农大的专家在地里考察。见到李腾,他快步迎上来:李委员,好消息!专家说我们的基地完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可以申请认证了!
这么快?李腾有些意外。 灾后重建时,我们完全是按照最高标准来做的。刘明自豪地说,您看,这边的灌溉系统是全新的,那边的加工车间也是按标准建的。 专家组的负责人也对基地赞不绝口:我考察过很多中药材基地,你们这里的规范化程度可以排进全省前三。特别是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很有推广价值。
调研结束后,李腾在基地会议室召开了现场会。各村的产业带头人都来了,大家交流着灾后重建的经验和收获。 我们村的高山蔬菜现在供不应求,准备再扩大一百亩种植面积。我们养殖的土鸡已经进入县里的超市,价格比普通鸡高出一倍。我们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国庆期间接待了三千多名游客...
听着大家的汇报,李腾深感欣慰。这场灾难虽然造成了损失,但也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更重要的是,干部群众在抗灾救灾中凝聚起来的精气神,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到镇上,李腾立即向领导班子汇报了调研情况。
现在看来,灾后重建不仅恢复了生产,还实现了产业升级。李腾总结道,我建议趁热打铁,启动示范带二期建设。这个思路很好。吴国忠表示支持,不过要做好规划,不能盲目扩张。我同意。赵晓波接着说,重点是提质增效,把现有的产业做精做优。
钱卫东也提出建议:党建工作要同步跟进,特别是在新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
会议决定,由李腾牵头制定示范带二期建设规划,年底前完成。
随后的日子里,李腾全身心投入到示范带二期规划的制定中。他走访了所有产业项目,召开了十多次座谈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规划的重点很明确:一是品牌建设,打造青林乡韵区域公共品牌;二是科技创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三是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四是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