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要回来了!吴国忠高兴地说,得让他看看青林镇的新变化。
宋知远来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他没有直接到镇政府,而是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了石泉村。
宋县长!正在村里的李腾等来了自己的老领导。
李腾啊,宋知远握着他的手,目光扫过焕然一新的村庄,变化真大啊!
李腾陪着宋知远走访了各个产业项目。在藤编合作社,陈老根自豪地展示着新开发的产品;在山泉水厂,厂长汇报着市场拓展情况;在中药材基地,刘明介绍了技术创新成果...
了不起!宋知远由衷赞叹,短短几年时间,石泉村就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跨越。
这都是您打下的基础。李腾谦逊地说。
宋知远摇摇头,这是你们接续奋斗的结果。
调研结束后,在镇里召开的座谈会上,宋知远对青林镇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青林镇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根本在人才。你们培养出了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会后,宋知远特意留下李腾,两人在办公室里深入交谈。
李腾啊,宋知远语重心长地说,看到青林镇现在的样子,我很欣慰。这说明,当年选择你来推动这些工作,是正确的决定。
谢谢老领导肯定。
不过,宋知远话锋一转,你想过没有,青林镇的经验如何在全县推广?
这个问题让李腾陷入沉思。确实,他一直在思考青林镇的发展,但对全县层面的考虑还不够。
我现在分管的农业农村工作,急需像你这样既有基层经验,又有创新思维的干部。宋知远直截了当地说,我想调你到县里,担任我的秘书,协助我推动全县的乡村振兴工作。
这个提议完全出乎李腾的意料。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你不用立即答复,宋知远理解地说,好好考虑考虑。县里的平台更大,能做的事情更多。青林镇的经验需要推广,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干部。
宋知远离开后,李腾独自在办公室里沉思。窗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玻璃,也敲打着他的心。
平心而论,宋知远的提议很有吸引力。到县里工作,确实能接触到更广阔的平台,能把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运用到更大范围。而且,从个人发展来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但是,他舍不得青林镇。这里有他奋斗的足迹,有他牵挂的群众,有他未竟的事业...
晚上,李腾给张薇打了个电话,把宋知远的提议告诉了妻子。
你怎么想?张薇问。
很矛盾。李腾老实说,从事业发展的角度,应该去;但从感情上,舍不得离开青林镇。
舅舅前几天来电话,也提到这件事。张薇说,他说,宋县长的提议很有远见。县里现在正需要既有基层经验,又懂宏观管理的干部。
舅舅也知道了?
张薇轻声说,舅舅说,这是你个人发展的重要机遇。但他也提醒,要考虑青林镇工作的连续性。
这一夜,李腾失眠了。他想起六年前刚来青林镇时的情景,想起与干部群众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想起石泉村从贫困到富裕的蜕变...
第二天清晨,李腾再次来到石泉村。站在村后的山坡上,俯瞰着晨雾中的村庄。新建的民居错落有致,硬化的村道纵横交错,产业园区里已经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他知道,青林镇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他,也许真的应该考虑更广阔的平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但这一切,还需要时间思考,需要妥善安排。毕竟,这里是他奋斗了六年的地方,是他永远的第二故乡。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