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最后一天,青林镇下了一场春雪。细碎的雪花飘落在初绽的桃树枝头,勾勒出一幅冬春交替的奇妙画卷。李腾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心中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
宋知远副县长的提议已经过去一周,但他仍然没有做出决定。这一周里,他照常工作,照常下村,照常开会,但内心始终无法平静。
李委员,雪天路滑,今天还下村吗?小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李腾转过身,越是这种天气,越要下去看看。
今天要去的是云雾村。春茶即将开采,李腾要去查看准备工作。车上,小陈忍不住问:李委员,听说宋县长想调您去县里?
你听谁说的?李腾有些意外。
镇上都在传,小陈说,大家都舍不得您走。
李腾没有接话,目光投向窗外。雪中的青林镇别有一番韵味,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熟悉的景色此刻显得格外珍贵。
到达云雾村时,老杨已经在村口等候。见到李腾,他急切地问:李委员,听说您要调走了?
谁说的?李腾哭笑不得,我人都还在这里。
大家都这么说,老杨忧心忡忡,说宋县长很赏识您,要调您去县里当大秘书。
别听风就是雨,李腾拍拍老杨的肩膀,先去看看茶园。
雪后的茶园格外清新,嫩绿的茶芽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娇嫩。工人们正在检查防冻设施,为即将到来的春茶采摘做准备。
今年春茶长势很好,老杨介绍道,预计产量能比去年增加两成。
品质要保证,李腾叮嘱道,青林云雾能打响品牌,靠的就是品质。
这个您放心,老杨信心满满,现在茶农们都懂得品质的重要性。咱们的茶叶能卖上好价钱,靠的就是这个。
在茶叶加工厂,李腾看到了新引进的制茶设备。与六年前的手工作坊相比,现在的加工厂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
这套设备投产后,制茶效率提高了五倍,技术员介绍说,而且品质更稳定。
李腾仔细观察着设备的运转,心中感慨万千。六年前,他第一次来云雾村时,这里还在用最传统的方法制茶,产量低,品质也不稳定。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县最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基地。
李委员,老杨突然认真地说,说实在的,我们都舍不得您走。但是,如果县里真的需要您,我们也不能拦着。
为什么这么说?李腾问。
因为您值得更大的舞台,老杨诚恳地说,您的才能不应该只局限在青林镇。而且,您到了县里,还能更好地帮助我们。
这番话让李腾很受触动。他没有想到,老杨会这样看待这件事。
下午,李腾来到马鞍村。这里的观光农业项目已经初具规模,尽管是雪天,还是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农家乐。
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种原生态的体验,村主任介绍说,我们开发的农家一日游很受欢迎。
李腾查看了新建设的民宿和体验区,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很满意。要记住,发展旅游不能破坏乡村本色。游客来这里,就是想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
这个我们特别注意,村主任说,所有项目都保留了乡村特色。
在返回镇上的路上,李腾一直在思考老杨的话。确实,如果从事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县里的平台更大,能做的事情更多。但是,他对青林镇的感情实在太深了。
晚上,李腾在办公室整理调研笔记。桌上放着一份刚送来的统计报表:去年全镇GDP增长百分之十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三千五百元,贫困发生率降至百分之一以下...
这些数字背后,是他六年来奋斗的成果。从最初的产业探索,到现在的全面发展,青林镇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或许,是时候考虑未来了。李腾在日记中写道。
第二天,李腾接到通知,要去县里参加乡村振兴工作会议。这是宋知远副县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县性会议。
会议上,宋知远做了主题报告。在谈到干部队伍建设时,他特别强调:要大胆使用在基层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年轻干部,把他们放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锻炼...
李腾注意到,宋知远说这番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他所在的位置。
会后,宋知远把李腾叫到办公室。与上次不同,这次宋知远开门见山:考虑得怎么样了?
还在考虑,李腾老实回答,主要是放心不下青林镇的工作。
这个你不用担心,宋知远说,青林镇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各项工作都走上了正轨。而且,吴国忠、赵晓波他们都是很得力的干部,完全能够独当一面。
我知道,李腾点点头,但是...
我理解你的感情,宋知远理解地说,但是李腾啊,你要明白,个人的发展要服从事业的需要。县里现在正需要像你这样既有基层经验,又懂宏观管理的干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