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三月的晨风,还带着几分料峭的寒意。李腾提前半小时,走进了红星县人民政府那栋建于八十年代的五层办公楼。楼体是灰扑扑的水刷石墙面,门厅上方悬挂着庄严的国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与肃穆。他站在院中,最后一次整理了一下藏青色中山装的领口,深深吸了一口气——这里,将是他全新的战场,一个与青林镇截然不同的政治中枢。
“李主任,早上好!”一个年纪约莫三十出头、戴着金丝眼镜、显得十分干练的男青年快步从门厅迎了出来,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我是县政府办公室综合科的科长王磊,奉刘主任指示,特地在这里等您。”
“王科长,辛苦了。”李腾与他用力握了握手,态度平和,“以后就是同事,叫我李腾就好,不必这么客气。”
“规矩不能乱,李主任。”王磊笑着引路,语气恭敬却不容置疑,“机关重程序,也更重称谓。我先带您熟悉一下环境。”
穿过略显昏暗的走廊,两侧墙壁上挂着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框表。王磊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各个科室的门牌:“这边是文书科,负责所有文件的收发、传阅、立卷归档;对面是信息科,负责收集编报全县政务信息,那间大办公室是综合科,负责文稿起草、审核和会议组织……”经过综合科门口时,几个正在伏案工作的年轻干部齐刷刷地站起来问好,李腾微笑颔首回应。这种严谨到近乎刻板的秩序感,与青林镇政府大院里那种充满烟火气的随意自在,形成了鲜明对比。
来到三楼东侧,王磊推开一扇深褐色的木门:“李主任,这就是您的办公室。昨天刘主任特意吩咐重新打扫布置过。”
房间大约十五平米,窗明几净。一套半旧的深色办公桌椅,两个铁皮文件柜,一对人造革沙发,陈设简单,但功能齐全。最让李腾满意的是窗外视野极佳,能望见院里那几株高大的玉兰树,粉白的花苞在枝头俏立,为这严肃的环境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暖意。
“刘主任交代,请您安顿好后,先去他办公室一趟。”王磊将一串钥匙和一份装订好的材料放在办公桌上,“这是办公室全体人员名册和近期重点工作汇编,刘主任让您先熟悉一下情况。”
李腾点头,迅速浏览了一下那本名册。县政府办公室作为全县行政运转的枢纽,下设综合、文书、信息、督查、行政等八个科室,在编人员四十余人。主任刘建业,同时兼任县政府党组成员,是名副其实的“大管家”。
他不敢耽搁,简单归置了一下随身带来的笔记本和几本参考书,便轻轻叩响了斜对面那扇标着“主任”牌子的房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沉稳的中年男声。
刘建业主任年约五十,鬓角已见霜色,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正伏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批阅文件。见李腾进来,他摘下眼镜,起身绕过办公桌,热情地伸出手:“李腾同志,欢迎你啊!早就听说青林镇出了个能干事的年轻干部,今天总算见到真人了。嗯,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精神!”
“刘主任,您过奖了。我是来学习的,以后工作中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请您多批评指点。”李腾双手握住刘建业的手,姿态放得很低。
“坐,坐下说。”刘建业示意李腾在沙发上坐下,自己则走到茶几旁,拿起暖水瓶给两个白瓷杯泡上茶,“你的任职文件已经正式下发了。根据班子分工,你主要负责协调联系农业农村、扶贫开发和乡镇企业方面的工作,对口服务宋知远副县长。同时,协助我处理办公室的一些日常事务。”
李腾立刻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心中迅速盘算:联系农口工作,服务宋知远副县长,这在意料之中,工作衔接顺理成章;但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这意味着他将更多地参与到全县性工作的协调督办中,接触面会更广,担子也更重。
刘建业继续交代:“目前,咱们办公室连你在内,一共有三位副主任。张建军副主任资历最老,主要负责文秘、机要、会务这一大摊子;赵国庆副主任,和你一样,也是年轻干部,他分管督查、信息和信访工作,主要服务谢再兴副县长。你呢,排在第三,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协调上。对这个分工,你有什么想法?”
“我完全服从组织安排,没有意见。”李腾立即表态。来之前他已做过功课,张建军是办公室的“老资格”,文字功底深厚,掌管着文件流转的咽喉要道;而赵国庆……他脑海中闪过王磊提供的资料:赵国庆,32岁,原任团县委副书记,两个月前调任府办副主任,据说笔头子硬,协调能力强,是常委副县长谢再兴从团委带过来的得力干将,主要负责工业条线。这两位,一位是经验丰富的“老机关”,一位是背景不俗的“少壮派”,自己这个新晋的副科级干部排在末位,再合理不过。
“好,那就好。”刘建业满意地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笔记本,递给李腾,“这是县政府领导分工和县级各部门、各乡镇的机构设置与主要负责人一览表,你拿回去,要尽快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另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何以为民请大家收藏:(m.20xs.org)何以为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