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一大早,族长与大老爷子便精神抖擞地指挥着夏兴南,让他用簸箕盛满草木灰,沿着自家的庄子外围墙根,一丝不苟地密密撒上一圈。
这草木灰一路蜿蜒,引到河边(庄子附近并无真正的河流,他们便在官道边预留挖渠的地方,以灰为“河” ,勾勒出一条“长河” )。随后,又用谷糠细细地撒出一条龙形,引向自家。此举寓意着送走慵懒的青龙,迎来带来财富的黄龙。
撒灰引龙之时,大家口中还念念有词:“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满,小囤漾,谷仓满丰收。”古老的仪式承载着对丰收和富足的美好祈愿,质朴而庄重。
引龙仪式刚刚结束,知县大人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庄子。
至此,官方版的祭祀典礼正式拉开帷幕。只见众人迅速摆好香案,献上新鲜的供果,阮知县大人庄重地领着庄子上上下下的所有人,虔诚地祭祀先农。在袅袅香烟与众人的肃穆神情中,对先农的敬意弥漫在整个庄子。
祭祀完毕,阮大人右手稳稳扶犁,左手执着长鞭,身姿矫健地往返犁地四趟,为春耕开了头阵,随后便在一旁专注观耕。
由于他们庄子规模较大,原本耕牛仅有十二头(怀着身孕待产的将军不算在内),好在正月月底,秦师爷豪爽地送来了三十头牛,专门用于春耕。
此刻,四十二头牛齐头并进,在田野间奋力耕耘。农夫手中的鞭子在空中挥舞,“啪啪”作响,声音响彻田野。从庄子的西边一路向东边开垦,那场面,浩浩荡荡,气势恢宏,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力量,让人为之振奋。
仪式结束后,阮知县在夏兴南、族长及大老爷子等人的陪同下,前往查看那八十亩冬小麦。庄子里的冬小麦因为育苗时间比村里晚,所以长势相对较弱。村里的麦苗正需要控旺,而这里的前几天才施过一次肥,怀清还悄悄在肥料里加入了灵泉。
短短几天过去,在灵泉的滋养下,冬小麦已然返青,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看着十分喜人。
阮大人手持记录本子,仔细地一一翻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看到记录里有压麦一事时,他饶有兴致地向怀谨仔细询问。
怀谨不慌不忙,对压麦时间、作用以及使用的工具等方面,都面面俱到、条理清晰地一一作答,展现出了对农事的熟悉和了解,令阮大人频频点头。
怀清观看完仪式后,便匆匆回到内庄,紧锣密鼓地准备午饭。
她看了看知县大人的随行人员,发现原先准备的十桌饭菜似乎不太够,于是赶忙吩咐陶宇生去趟镇上,通知两家酒楼临时再加两桌,并务必按照规定时间上菜,以确保宾客都能及时享用美食。
“大姑娘,宋捕头在前厅有事找您。”她的小丫鬟田月娘,脚步匆匆,神色焦急地跑到厨房来找她。
怀清正忙着安排事务,听到这话,立刻停下手中的活儿,前往前厅。
到了前厅,只见宋捕头正坐在那儿喝茶,一见到她来,立刻起身相迎。
“宋捕头,可是大人有什么吩咐?”怀清第一时间想到是不是知县大人有什么事务需要他们配合。
“并无。我来找大姑娘,实是我听说一件事。”宋捕头神色凝重地说道。
原来,前几天县衙收到消息,蔡癞子与夏水生俩人竟然逃出了矿区,而且据说是年前就已经逃了。
蔡癞子等人的案子是宋捕头亲自督办的,他清楚地记得当初蔡癞子等人企图霸占方子的恶劣行径。此人就是个十足的无赖,在街头横行霸道,进了监狱又被流放去矿场,即便如此,还能让他逃脱,足见此人有些手段。
宋捕头担心蔡癞子和夏水生会回头找到望江村或庄子寻仇,所以特地赶来通知提醒。
怀清连忙向宋捕头道谢,深知这是帮了大忙。蔡癞子死里逃生,必定心怀怨恨,一心想要报仇,如果他们毫无防备,日后说不定会惹出大麻烦。
送走宋捕头后,怀清立刻转身吩咐田管家密切留意蔡癞子的行踪。考虑到大家都没见过蔡癞子,她打算让大哥多画几张他的肖像图,在全庄子分发流传,以便大家都能有所防备。
这次知县大人前来桃源庄主持春耕,随行人员众多,包括县衙的秦师爷、朱主薄、宋捕头等县衙官员,还有镇上的官员衙役,以及县镇乡绅人家等,加起来足有六十来人。
来者皆是贵客,怀清在两家酒楼拟定的菜谱上,又特意添加了酸笋、鸡蛋炒韭黄、素炒小青菜以及金钩挂银条这几道菜。这几道小菜的食材十分特殊,只有庄子上才有,所以自然由年婆婆亲自下厨掌勺。
开席后,先上的都是酒楼的招牌菜。在座的几位大多是酒楼的常客,一眼便能看出菜式出自哪家。鹿尾酱、红烧狮子头是明月楼的拿手佳肴,野猪鮓、消灵炙则是春华楼的招牌名菜。
能让临元县两家顶级酒楼携手准备这一桌宴席,不禁让人暗自揣测,这看似满是荒地的桃源庄,难道真如表面这般荒寂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玩转穿越之农家女请大家收藏:(m.20xs.org)玩转穿越之农家女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